近期,日本第三大钢企神户制钢所承认铝铜数据造假,以次充好交付客户,由此引发质量危机,一些日企的作弊行为随即曝光或被追溯,日本制造业的声誉急剧降低。其实,不仅是日本,德国名企也发生过作弊,像德国大众前几年就曾涉嫌汽车尾气数据造假,美国的名企造假就不在此赘叙。
这些企业的造假行为当然不对,应该受到谴责,相关企业也遭遇经济和名誉损失,甚或自此萎靡不振,教训可不谓不深。
近些年我国众多企业大力进行转型升级,推崇工匠精神,产品质量大幅提升,一些产品质量已走在世界前列,中国制造声誉鹊起,这是值得国人庆贺的。不过,还得承认,由于种种原因,我国部分企业的部分产品还是不同程度地存在病弊,这里姑且不提某些小厂小作坊的产品,就是个别大厂、个别名企,也还有改进质量的空间。
须知,产品质量本是一个综合问题,属于系统体系保证,包含了企业采购、生产、销售等方方面面,还包括国家、历史、社会、民族等因素,蕴含管理、技术、设备等因子。比如,产品合格率、优质品率,很难达到100%,企业每批次产品,可能存有细微差别;一个企业的名牌产品、主打产品和其他产品,质量肯定不一样;企业的新产品和成熟品的质量,多半不一样;企业内部不同的单位,主力生产机构和辅助、附属机构各自生产同一产品,质量确有差别;企业的一系列产品中,某种或某几种产品,质量可能更好;企业的主厂、分厂、联营单位、挂牌生产单位,产品质量可能不一;企业产品畅销和滞销时的质量,可能有差别;国际标准、国家标准、企业标准、内控标准、客户标准,质量要求存现差异;企业供应名企、大客户和普通客户的产品质量,可能不一致。一个企业的产品,一般要经过多个环节、多道生产线,只要一个工序出现违规事宜,产品往往就难免质量瑕疵。
这里要说明的是,企业产品造假也分恶意造假、刻意造假和偶尔造假、无可奈何造假等情形,还有行业、企业内部潜规则指使,但无论哪种情形,企业都要尽力避免。
国内企业早有先例,国际又有最新案例,希冀我们的制造企业,做好自己的事情,查找薄弱环节,抓住关键要素,始终保证自身产品质量,否则一旦出事,悔之晚矣。* 以上只是作者个人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