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教委:开拓创新 全面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市级骨干教师开放型教学实践活动课堂
北京市促进通州区教师素质提升支持计划启动大会
增设北京交通大学为北京市属高等学校教师发展基地授牌仪式
北京市中小学名师发展工程第二批结业典礼暨第四批启动大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市教委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创新教师教育方式,全面加强乡村和城市副中心教师队伍建设,实施人才培养重点项目,营造有利于教师成长发展的制度环境,为实现首都教育现代化提供坚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实施“名师”“名校长”工程
校长是学校教育的灵魂,其一言一行对全校师生起着表率作用。北京市教委创新教师、校长高端培训模式,实施北京市“名师”“名校长”工程。
在培养“名师”“名校长”方面,北京始终将“理想信念”教育放在师德师风建设工作首位,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探索运用“研究引领、学术涵养”培养理念,配备“学术+实践”的双导师模式,精心设计个性化培养方案,搭建学习研究和人才成长共同体的高端平台,打造一批师德高尚、思想先进、视野开阔、善于研究、勇于创新,在北京市乃至全国有较高知名度、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名师、名校长队伍。目前,北京市已完成对142名名师、29名名校(园)长的培养任务,139名名师、39名校(园)长正在培养中。
同时,北京市对中小学、幼儿园骨干教师开展高端研修和专题培训,近5年累计培训13.6万人次,培养造就了一批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引领素质教育实施的中小学骨干教师。目前累计评选特级教师1293人、学科带头人1439人、骨干教师8918人,另引进特级教师369人。
让乡村教师“教得好”
为实现北京教育现代化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北京市教委采取多项措施打造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甘于奉献的乡村教师队伍:拓宽补充渠道,吸引优秀人才,让乡村教师“下得去”;提高教师待遇,改善生活条件,让乡村教师“留得住”;提升职业能力,加强师德教育,让乡村教师“教得好”。
如何“教得好”?能力素质是关键。北京市推出“乡村教师素质提升计划”,把提升乡村教师素质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经费投入。在2020年前,对全市乡村教师校长进行360学时的培训,建立乡村教师校长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搭建教师网络研修服务云平台。采取跟岗研修、网络研修、送教下乡、专家指导、校本研修等形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提高教学能力的同时,加强乡村教师的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他们的理论素养和思想政治素质。
近年来,北京市还实施了乡村教师特岗计划,多渠道补充高水平乡村教师,每年为乡村学校公开招聘音乐、体育、美术、思想品德、生物、地理、历史等紧缺学科非京生源优秀毕业生,5年累计招聘了1516名乡村教师。
为了让乡村学校教学水平全面提升,北京推出协同创新学校计划,市、区、校三级联合组建培训项目指导专家团队,以送培训到乡村学校的方式,深入远郊区学校,全面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目前这一计划已覆盖北京市200所中小学校。
创新培训模式,实施北京市中小学教师开放型教学实践活动计划。通过搭建“北京市中小学开放型教学实践活动管理服务平台”,由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在平台上自主选择市级以上骨干教师的活动并赴实地听课研修的方式进行,为全市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提供个性化、多样化、可选择的教学实践服务,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教学实践能力。两年来,共开展活动8160次,参与活动的乡村教师达到13680人次。
此外,北京市教委还实施了郊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参加跟岗脱产培训项目,支持郊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到城区部分优质资源校参加跟岗脱产培训,全方位体验城区优秀教师的教学实践和研修过程。近3年累计有275名教师参加了4-5个月跟岗脱产培训。
支持城市副中心教师素质提升
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的重要任务,今年4月,北京市促进通州区教师素质提升支持计划启动,全面提升通州区教育品质,打造北京教育新高地。
北京市教委创新教师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精准支持,由市级统筹,整合高等学校、研究机构、教师培训机构和中小学校优质资源,优化和健全通州区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聚焦学科教学改革、新中高考改革等重点目标任务,突出提升干部教师两种能力,即推进改革的管理能力和教育教学实践能力。
提升计划涵盖优化队伍结构、促进专业发展、提升教学实践能力等三方面,设计了包括统筹城乡师资配置、强化专业培训、加强学科指导等20项支持政策,如协调在京师范院校为通州区定向培养“一专多能”乡村教师;面向全国引进一定数量的名校长、名教师;返聘城区退休特级教师、市学科带头人、市骨干教师到通州区任教;鼓励城区优秀教师到通州区交流轮岗,推动义务教育校长教师在城乡、校际间合理有序流动,发挥优秀教师资源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截至目前,通州区各中小学、幼儿园均有教师参与到素质提升计划中,直接参与、受益的干部教师6680余人,有效促进了教师素质的提升。
培养造就高层次教育人才
针对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北京市教委构建持续支持高等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体系,培养、吸引和会聚高层次教育人才,激发教师队伍生机活力。
利用国家和北京市级各类人才项目,北京市教委培养造就一批学科领军人才,积极组织高校参与国家和北京市各类人才项目的申报、遴选和推荐工作,加大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重点引进一批国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的教授,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战略科学家和领军人才。目前,仅市属高校就入选“千人计划”27人、“万人计划”43人、国家杰出青年31人、长江学者29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40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才217人、“海聚工程”145人、“高创计划”116人、北京学者16人。
持续实施市属高校和职业院校人才计划,在先后实施了人才强教深化计划、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3年行动计划、创新团队建设与教师职业发展计划、青年英才计划、优秀青年教师发展研修计划等人才计划的基础上,北京市教委启动“十三五”时期市属高校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支持计划、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升计划,持续支持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市属高校先后引进高层次人才76人,遴选特聘教授147人、长城学者124人、教学名师1226人、青年拔尖人才1078人、青年英才2000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级教师57人、创新团队336个。职业院校遴选资助特聘专家33人、职教名师培养51人、专业带头人培养100人、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339人、专业创新团队49个,打造了一批高层次教育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