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为“彰考局”专栏作者 杨子正
今人对秦始皇的称呼有很多,如始皇帝、嬴政、赵正、秦政、祖龙。秦始皇虽然姓嬴名政,但若穿越到他所处的时代,你真的不能叫他“嬴政”,这不仅关涉到礼节问题,还有性别问题。(可结合:秦始皇姓赵么?我们怎么称呼他才是正确的?一起食用)
接下来你将看到
▼
●上古的“姓”,用于女子,《芈月传》中芈姓的“芈月”称呼比较合理,若称作“芈氏”则不合理。
●上古的“氏”,用于男子,嬴姓、赵氏的秦始皇,称作“嬴政”不合习惯。
● 秦始皇虽然能被称作“赵正”,但当时直呼其名很不礼貌,一般称“字”以表尊敬。
● 严格来说,秦始皇应该称作“秦始皇帝”。
“姓”用于女
在古代,“姓”本是比氏更大的血缘单位,产生在“氏”之前。根据《说文解字》:“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从女从生,生亦声。”先秦最早的一批姓多从“女”旁,如黄帝的姬姓、炎帝的姜姓、夏后氏的姒姓、商人的子姓等。上古君主称“后”,“后”字与“毓”字同源,在甲骨文皆像母亲诞下婴儿的形象,写作、、等。
据《吕氏春秋》记载:“昔太古尝无君矣,其民聚生群处,知母不知父,无亲戚兄弟夫妇男女之别,无上下长幼之道。”①《春秋公羊传》说:“圣人皆无父,感天而生。”②历史学家根据人类学的研究理论,推测这可能与母系氏族社会有关。秦始皇的姓为“嬴”,下部从“女”,与姬姓、姜姓、姒性、妫姓一样,也是这个原因。
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原来“姓”的大血缘集团之下又分出不同的父系氏族的“氏”,以别亲疏,由此产生了“姓”和“氏”的概念。先秦时期,“姓”大多用于女子,以区分血缘,同姓不婚,这也是最早的优生原则。
▲“姬”字字形演变。
《左传》就曾记载鲁昭公曾娶同为姬姓的吴国女子,即昭夫人吴孟子,按照先秦的传统,本应称“吴姬”或“孟姬”,将她的姓“姬”放在国名“吴”或排行“孟”字之后,但由于鲁国也是姬姓,违背了同姓不婚的原则,为了避嫌而称“孟子”。③
又如著名的孟姜女,“孟姜女”是后世的称呼,在先秦应称“孟姜”,姜姓,“孟”指排行为长。纣王妃子妲己是己姓,名妲,生于有苏氏部落,苏氏,但不称氏,只称己姓,“姓”在“名”后。在当时,她自然不可能被称作后人熟知的“苏妲己”。
而以秦始皇高祖母秦宣太后为原型塑造的电视剧《芈月传》主角“芈月”,这一称呼是合理的。楚国国君为芈姓,作为楚国公室女,秦宣太后自然也应称芈姓。另外,“芈月”这个名字是电视剧虚构的,据史书记载,当时的秦国后宫分为八级,即皇后、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秦宣太后最初为“八子”,故号为“芈八子”,④并不叫芈月,严格来说,芈月的名字应该是“排行+芈姓”,类似孟芈(大芈)、仲芈(二芈)、季芈(三芈)这样的称呼,或“名+芈姓”,比如“月芈”。
至于又有称秦宣太后为“芈氏”的,则更是将秦汉以后对女子称呼的习惯强加给了先秦古人。秦汉以后,女子闺名一般不为人知晓,出于尊重或避讳的需要,称“某氏”,出嫁后再冠以夫姓,称“某某氏”(如《那年花开月正圆》的主角周莹,又称“吴周氏”),称“芈氏”可能是因为不知道其名,而用后世习惯,以方便理解的缘故。
“氏”用于男
“氏”用于父系传统,以别亲疏远近,因而用于男子。
如人们熟知的“姜太公”,又被人们称作“姜子牙”,在当时,这两名字都不可能是他的正式称呼,他姓姜,吕氏,名尚,又名望,字子牙,由于先秦男子不称姓,他的正式称呼是“吕尚父”、“师尚父”或“太公望”。
又如楚国贵族屈原,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因为是男子,不能称姓,而称他的氏——“屈氏”。屈原在《离骚》中称“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即他的名为正则,灵均是字,有人认为这是屈原用“正则”和“灵均”来解释“平”和“原”,因此,“屈原”的称呼可以看作是“氏+字”的结合,“屈平”的称呼则是“氏+名”格式,两者皆可。
▲秦始皇。
在这样一种习惯之下,作为男子的秦始皇,嬴姓、赵氏、名政或正,自然也不能称作“嬴政”(《芈月传》称宣太后的弟子为“芈戎”,称秦昭襄王“嬴稷”亦不合当时习惯),如果一定要称他的名字,应该是“赵政”或“赵正”,北京大学藏西汉竹简《赵正书》将秦始皇的名字写作“赵正”⑤,反映了当时人对他名字的认识。
后来,“氏”的数量越分越多,“姓”与“氏”这两个本不相同的概念,在西汉初的司马迁时就已经混淆不清,《史记·秦始皇本纪》云:
“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邯郸。及生,名为政,姓赵氏。”⑥
司马迁说秦始皇“姓赵氏”,说明他已经将“姓”与“氏”混为一谈,这里的“姓”是动词,与我们现在常说的“姓某”是一个意思。
值得一提的是,柏杨先生的《中国人史纲》,本着人人平等的精神,“任性地”将传统上的各种王侯称谓一并抹去,代之以完全平等的“姓—名”系统,如人尽皆知的“商汤”,尽管这一称呼是“朝代+名”的形式,但他见于甲骨文的就有十种名字之多,《中国人史纲》并未采用“汤”,而是与后面诸王一样,选取了汤王的干支名——天乙(大乙),又因为商人子姓,遂称之为“子天乙”,其他如“尧”称“伊祁放勋”,“舜”称“姚重华”,“禹”称“姒文命”⑦,但姚、姒、子都是姓,按照男子称氏不称姓的模式,这些处理,显然都不合当时的习惯。
“字”以表尊敬
时代不同,用汉以后将姓与氏混为一谈的习惯来称呼先秦的人,不合当时的习惯。秦始皇称作“赵正”,自然是合乎规矩,然而规矩是规矩,需知当时姓名和称呼是两回事。在具体称呼的时候,除了史书记录等情况外,如果直呼秦始皇的名字“赵正”,在当时很不礼貌。
在古代,“字”是男子美称,以表尊敬,而“名”是长辈给取,晚辈应避讳,因而,“字”比“名”的应用范围要广,称呼别人时,一般称字以表尊敬,除非晚辈或自己以表谦逊之外,自己一般也不会自称“名”。
当然,记史者就不一样了,为了表达精确,会把“名”加在“字”的后面,如秦穆公时期的贤相百里奚之子百里视,姜姓,百里氏,名视,字孟明,按照当时的习惯,应该叫他百里孟明,《左传》则称他为“百里孟明视”⑧,并不避讳,就在“字”后面加上了“名”,作为他的全名。
又如《论语》中有大量以“子某”的称呼,“子某”就是这个人的“字”,如子贡,就是端木赐的字,在当时是作为普遍称呼的。孔子称呼弟子,一般直接称“名”,有时称弟子的“字”,是为了表达谦让。
不过,两汉以迄魏晋隋唐,为了更加表示尊重,“字”也渐渐避讳,而让位于号,再进而让位于别号、排行或籍属、官职。如柳宗元称柳柳州,因任职于柳州;韩愈称韩昌黎,因昌黎为郡望;白居易称白二十二郎,因排行二十二;杜甫集称《杜工部集》,因任工部员外郎。
“秦始皇帝”
再说回秦始皇的名字,直呼秦始皇的名字是“赵正”,当时很不礼貌,北大汉简《赵正书》之所以直呼其名,是因为史书将历史人物放到历史的观照之下来记述,自然不必太过避讳。叙事者用了一个他认为比较合理的称呼,也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史家笔法,意在凸出强调秦始皇的赵氏,而不采取秦始皇的皇帝称呼,也表达了一定的政治立场。类似的,比如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系年》以周携王为正统⑨,不同于正史,也反映了记史者的倾向。《赵正书》的叙事体例不似正式的史书,也体现出一些讲史的特色。
▲赵正书
严格来说,秦始皇应该称作“秦始皇帝”,“秦”表朝代名,“始皇帝”是他自己定的称呼,《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帝废谥法,自称“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⑩,因而胡亥称“二世皇帝”,即秦二世皇帝,简称“秦二世”。
现在,秦始皇的称谓应遵从历史习惯称“秦始皇”或“秦始皇帝”,在秦始皇即位之前,可称“秦王政”。只不过在介绍他的名字时,可以按照史书传统,介绍为“嬴姓,赵氏,名政,一作正”,这样才能兼顾大众习惯与历史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