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经过近十年的快速增长,电梯行业也从一个陌生的行业发展成为了今天几乎是家喻户晓的产业,老百姓几乎每一个的出行都要与电梯打交道。不过,随着时间的退役,开始有越来越多的电梯都逐步进入了“老龄化”阶段,电梯悬停、故障困人甚至是伤人事故也时有发生。作为一种与老百姓密不可分的特殊交通工具,电梯能够保证运行安全,已经成为了每一个人关注的焦点。
据数据显示,截止于2016年年中,北京的电梯数量已经达到了201461台,平均年增长量保持在10%以上的增长率,其中住宅电梯的数量占到了全市总量的50%。并且,在9.8万台住宅电梯中,使用年限达到10年以上的电梯数量有2.7万台,13年以上的电梯数量为10469台,15年以上的电梯为5222台。
而因为小区电梯故障导致乘客被困的人次达到了近百次,放眼全国也是如此,可以说电梯故障已严重威胁到公众安全。可一说加强电梯安全管理工作已经是迫在眉睫,北京也将“强化电梯安全监管”,列入了十大民生实惠中。而这也就意味着电梯后市场,电梯维修保养需求量将大大上升,将其称之为新蓝海也不为过。
但值得注意的是,以往在电梯运营的初期,电梯的维护工作是由电梯制造单位负责完成,但到了后期,则是会交到电梯所有单位通过招标进行负责,这样的做法无论是对电梯所有者还是制造单位而言,显然都是对维修保养工作的轻视。
对电梯制造单位来说,由于市场处于低价竞争、需求量萎缩的现状,出于成本及存量竞争考量,会在各个环节缩减开支,从而产生大量安全隐患。同时,提供免费的维修保养服务期限短,颇有些“居心不良”之嫌。
而对于,电梯所有者来说,能够能够减少对电梯进行维修的费用,转换下来的便是金钱。因此,一些物业单页,往往会青睐与一些规模小的维保企业,这也显然不利于电梯维修保养行业的发展。按照国家规定,电梯维保企业需要至少每月一次进行清洁、润滑、调整和检查电梯,还有季度保养、半年保养和年度保养。但实际情况是,基本上不出事不到场,造成的直接原因是维保人员数量缺口巨大。
因此,如果想要确保电梯维修保养这片新的蓝海获得更大的发展,还需要大量的资本介入,以及人才的培养,如此才能迎来良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