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燃冰的商业价值巨大,但开采难度和风险也是公认的世界难题。近日,我国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了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这一成果对促进我国能源安全保障、优化能源结构,甚至对改变世界能源供应格局,都具有里程碑意义。
可燃冰的能量密度比石油、天然气要多出数十倍,且燃烧后无污染残留,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估算,全球已探明的可燃冰总储量为10万亿吨碳当量,可供人类使用1000年以上,所以可燃冰被认为未来接替石油、天然气等传统化石性能源的新能源。我国海域预测远景资源量就达到了800亿吨油当量,可满足我国近200年。
可燃冰储量丰富,但开采难度和风险也是公认的世界难题。可燃冰多埋藏海面几百到上千米的深处,开采将面临海底的温度、压力、海水的腐蚀等等诸多技术问题,此外,还要防止开采不当造成甲烷大量释放的危险。通过这次试采,中国实现了可燃冰全流程试采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形成了国际领先的新型试采工艺。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富煤、贫油、少气的国家,煤炭占据了能源消费的绝大部分比例,而过量燃烧煤炭正是雾霾产生的主因。
虽然现在许多地方都在大力推动煤改气,但这使得本就紧张的天然气供给,变得更加捉襟见肘,所以中国城市要想摆脱雾霾围城的环境噩梦,迫切需要巨量的清洁能源。
可燃冰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改变的机会,它的开发利用,将有望逐步改善我国能源资源结构,提升我国的能源安全保障能力。
不过也有一些专家认为,可燃冰投入商业开发确实是进一步改善中国能源结构、缓解能源对外依存度的重要战略资源。不过,可燃冰开发距离商业性开发还具有一定距离,这将是一个较漫长的过程。未来我国在技术的安全环保方面及经济性方面都需要提升。
业内人士透露,从目前地质调查局试采可燃冰的连续性和产气量来看,我国可燃冰离商业性开采已经不远,预计在2030年以前,可燃冰资源将会得到商业性开发利用,那时,我国能源紧张的局面也将大大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