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7年3月底,我国机动车保有量首次突破3亿辆,其中汽车达2亿辆,汽车产业已逐渐成长为国民经济的支柱,高速增长的产销量规模也带来了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但我国虽然早已经是全球最大的汽车产销国,但核心汽车零部件行业,大部分却被外资掌控。
根据2015年业绩,2016年全球汽车零部件配套供应商百强榜近日问世。德国罗伯特·博世集团连续六年蝉联百强名单榜首,电装排名第二,麦格纳今年收入下跌11.5%,位列季军。
前十名中,第6至第10名分别为:现代摩比斯、爱信精机、佛吉亚、江森自控、李尔。中国零部件企业有两家入围——延锋汽车内饰系统公司和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分别位列18名和77名。
榜单的发布可谓是让人喜忧参半,喜的是终于有中国零部件企业列于前二十。忧的是,作为汽车大国,我国上万家零部件企业仅有两家榜上有名,反映了在传统汽车核心零部件领域的劣势地位。
总体看,当前发动机技术国内企业虽已经拥有一定的自主装备能力,但是在乘用车市场上,与国际企业的差距仍然较大。
以技术含量较高的汽车座椅为例。研究显示:2015年全球汽车座椅行业市场几乎被欧美和日本瓜分:北美座椅厂商占据全球市场近一半份额,日本厂商占比30%左右,欧洲厂商占比为13%。
事实上,目前中国整车厂的供应商仍大部分来自外资或合资企业。2015年据估算外资企业占据轿车零部件市场的份额达80%以上;在汽车电子和发动机零部件等高技术含量领域,外资企业控制的市场份额甚至高达90%。
供给侧改革引导下的大消费升级,带来了乘用车市场未来一定时期内稳定的增长速度。在“国产替代”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汽车零部件的细分领域将会迎来更高的增长区间。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亟须加强自身实力,为自己在国际市场上争夺更多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