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污染的防治行动计划》(土十条)发布一年以来,国家正在加快法律法规、标准的制定工作。从环保部获悉,《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将于7月1日实施,而正在修订编制的农用地、建设用地土壤环境标准计划年底前出台。政策法规的频繁出台,对我国土壤修复行业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据预测,土壤修复行业将成为“十三五”期间发展空间最大的环保细分行业之一,市场空间或高达4.6万亿元。且由于环境治理具有长期性,土壤修复行业有望长期热度不减。
目前,环保部正在加紧编制《“十三五”土壤环境监测总体方案》和《土壤环境监测国控点位布设方案》。截至目前,已完成2万个左右基础点位布设,覆盖我国99%的县、98%的土壤类型、88%的粮食主产区,初步建成国家土壤环境监测网。
不仅在政策上,在资金上中央财政预算对土壤污染防治的投入逐年增大,从2015-2017年分别是37.01亿元、90.9亿元、112亿元,增速较大气和水的投入要高。也能人士指出,中央财政资金会起到示范杠杆作用,会拉动地方及社会资本的投入,推动行业需求逐步释放。
目前国内土壤修复行业刚刚起步,需要从环境评估、环境调查、风险管控、治理与修复、修复效果的评估等环节,构建和完善整个产业链条,需要形成若干综合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一批有活力的中小企业来推动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工作。
随着《土壤污染防治法》的出台,检测标准体系等相关领域也将受到资本的重点关注,标准一旦确立,将引导行业向更规范的方向发展,一些具有技术优势的企业可能会因此受益。
今年被业界称为“土壤修复环境政策爆发年”,土壤修复增长空间广阔。预计,“十三五”期间,土壤修复市场的空间可达1.3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