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张贵锋 李长安展示自己的代表证。 李长安展示自己的代表证。 工作中的李长安。 李长安(左二)和“情同手足 爱如海洋——四川青少年赴俄交流团”部分成员合影留念。 9月的叶马尔湾深邃幽蓝,波光点点。 位于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海洋”全俄儿童中心(以下简称“海洋”儿童中心)歌声悠扬,暖意融融。 9月12日晚,“海洋”儿童中心接待汶川地震灾区儿童10周年纪念仪式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同俄罗斯总统普京来到“海洋”儿童中心,亲切看望曾经在这里疗养的四川地震灾区青少年代表。 习近平指出,中国有句话,“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而这里是“海洋”,你们要以无限的爱回报俄罗斯人民,回报自己的祖国。话音未落,23岁的福州动车段见习机械师李长安热泪盈眶。 10年前,在中俄两国领导人的共同关爱下,包括李长安在内的近千名四川地震灾区中小学生赴“海洋”儿童中心疗养,在爱的“海洋”里医治心灵创伤;10年后,包括李长安在内的青年代表们组成“情同手足 爱如海洋——四川青少年赴俄交流团”,作为中俄友谊的使者重返“海洋”儿童中心。 10年前笼罩在悲怆与恐惧中、经常在睡梦中惊醒的李长安,如今已经成长为一名铁路职工。他的目光里,多了几分温暖和笃定;他青春的面庞上,写着感恩与希望。 中俄友谊的受益者 在俄罗斯人民温暖的怀抱中,李长安和地震灾区少年儿童的心灵创伤得以抚慰。 2008年的那场地震,在李长安的记忆中刻骨铭心。短短几十秒钟,令他永生难忘。 当时,李长安躲在课桌下面,两手死死地抓住桌腿,在剧烈的摇晃中,人和课桌像惊涛骇浪中的一叶小舟。四周,课桌一排排倒下,墙皮大片大片脱落,墙壁裂开一道道长长的口子;耳边,尖叫声和哭喊声响成一片。李长安恐惧到极点,他浑身战栗,想喊却发不出一点声音,只在心里一遍遍反复地问:“我是不是要死了?我就这样死了吗?我才13岁啊!”恐怖的晃动终于停止,李长安和同学们拼命跑到操场。万幸的是,学校没有房屋倒塌,没有人员伤亡。 李长安的爸爸冒着生命危险翻山越岭赶到学校,劫后余生的父子俩抱头痛哭。爸爸告诉小长安,家里新建的房子没有倒,家人也都好好的,但是村子里房倒屋塌,不少乡亲遇难了。 后来,坏消息一个接一个传来:李长安的好几个同学、发小都在地震中失去了生命。原本因为自己和家人安然无恙而有些小庆幸的李长安,又陷入了无尽的悲伤和惊恐之中。 他经常做噩梦,有时梦见自己被一堵墙重重地压在下面,喘不过气来,只能大声呼救;有时梦见自己死了,却能清晰地看到亲人悲伤的表情、听到亲人的哭泣。 地震后,李长安经常莫名地感到烦躁,动不动就发脾气、掉眼泪。 地震发生后,坐落于符拉迪沃斯托克市郊区的“海洋”全俄儿童中心盛情邀请地震灾区儿童赴俄疗养,李长安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 “海洋”儿童中心宛若一艘洁白的帆船,面朝大海、敞开怀抱,为中国地震灾区的孩子们擦去泪水、抚慰伤痛。第一次游泳、第一次跳舞、第一次唱俄语歌……李长安在这里度过了色彩斑斓的21天。“每一天都是那么新鲜,充满希望,充满期待!”李长安这样描述自己在“海洋”儿童中心的日子。 在儿童中心,灾区儿童每天的生活都充实有趣,心情也逐渐放松下来。听说李长安和小伙伴们吃不惯国外的面包、黄油,第二天“海洋”儿童中心的餐桌上就多了面条和辣椒酱。后来孩子们才知道,为了让无辣不欢的四川孩子顿顿都有辣椒吃,年近六旬的老主任马尔佐耶夫想尽了各种办法:他先给自己在绥芬河的朋友打电话,托他们买300瓶老干妈辣酱。之后又想办法联系到一个即将从北京返回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旅行团,拜托团员们每人帮忙携带3瓶辣酱。后来,李长安和小伙伴们亲切地喊马尔佐耶夫“马爷爷”。在营地开放活动中,李长安结识了一位叫斯达斯的15岁俄罗斯小伙伴。李长安送给他一张中国京剧脸谱和一张10元人民币留作纪念。 让李长安万万没想到的是,第二天斯达斯竟然站在营地外,用中文一遍遍喊李长安的名字并把自己心爱的帽子和墨镜送给他,对他说:“这里的阳光很厉害,晒黑就不帅了。”从此,两个人成了要好的兄弟。 沐浴在爱的海洋里,灾区的孩子们逐渐忘记了地震带来的伤痛与恐惧,他们又成了快乐的追风少年,同时收获了珍贵的友谊。在离开“海洋”儿童中心的前一晚,大家在营地后面的草坪上踏歌起舞、拥抱告别,许多人都流下了依依不舍的泪水。 中俄友谊的见证者 2018年,李长安作为中国的友谊使者重返“海洋”儿童中心。 6月27日,当得知我国即将组建交流团回访俄罗斯的消息后,李长安激动不已,而“动车组机械师”这个身份,成为他最终进入正式名单的重要因素。 9月7日,时隔10年,李长安和小伙伴们代表当年赴俄罗斯疗养的灾区儿童,再次回到了“海洋”儿童中心。 故地重游,儿童中心工作人员热情的笑脸、10年前孩子们亲手制作的礼物、一张张珍贵的合影,都让李长安和小伙伴们再次感受到了中俄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 为了表达对俄罗斯人民的感恩之情,回访团决定排练一首合唱歌曲《感恩的心》。大家每天从早到晚排练数个小时,一次次、一点点完善表演细节,力求让演出更朴实、更动人、更精彩。 紧张的排练期间,李长安结识了漂亮、热情的儿童中心工作人员妮莉,得知她的父亲是名老火车司机,李长安把自己从国内带来的复兴号动车组模型送给妮莉,热情地向她介绍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还聊到了俄罗斯总统普京到中国访问时乘坐复兴号列车的故事。当看到李长安工作时的照片和动车组在夜幕下整齐排列的壮观场景时,妮莉和同伴们“哇”声一片,对中国高铁的发展赞不绝口:“我要把这个模型拿给父亲看,告诉他复兴号动车组列车是中国的骄傲!”近了,更近了,最令李长安期待的9月12日终于到来了。这天晚上,李长安和小伙伴们在后台准备。他们一遍遍重温动作要领,互相加油打气。 站在台上,看到面带微笑的习近平总书记和普京总统,听到热烈的掌声响起来,李长安努力抑制住激动的心情,一次次提醒自己,要用最饱满的热情、最好的状态投入到演出中去。 演出结束后,当习总书记与普京总统离开时,每个人都流着眼泪同他们挥手告别。“我一定苦练本领,成为优秀的动车组机械师,为中俄两国人民的友谊做出贡献!”李长安说。 中俄友谊的追梦者 在中国铁路飞速发展的大时代,李长安产生了“为两国友谊从事铁路事业”的梦想。 聚似一团火,散如满天星。10年前,从“海洋”儿童中心疗养回国之后的李长安,第一次有了成为铁路人的梦想。 这些年来,李长安对交通之变和交通之便有着切身的体会。 小时候,李长安最大的梦想就是拥有一双雨鞋。那时候,李长安所在的村子到学校是条土路,一下雨就变得泥泞不堪。在学校里,看到谁的屁股蛋儿上糊满了泥浆,大家就知道他在上学路上重心不稳坐在了泥浆里。那时的他只有凉鞋,有时脚拔出来了,鞋子还陷在泥浆里,他索性把鞋子拎在手上,打着赤脚去上学。 后来,爸爸给长安买了双雨鞋。小长安每天眼巴巴地盼着下雨。但天公不作美,连续好多天都是大太阳,他按捺不住,穿着雨鞋,顶着大太阳去上学。 高中毕业后,李长安以优异成绩考上了西南交通大学。从家乡到峨眉校区,每次返校对于他来说都是一次苦旅:早上天刚亮就要爬起来,搭乘大巴车经过3个多小时的颠簸赶到绵阳。在拥挤、闷热的普速列车车厢里“闷”坐6个多小时,等到了学校的时候,整个人都累得快散了架。 2014年12月,随着成绵乐客运专线的正式开通运营,从绵阳到峨眉山仅需两个半小时。这几年,李长安家乡的动车越开越多,高铁的飞速发展给老百姓带来的巨大红利也让李长安对铁路事业越来越着迷。 毕业后,李长安凭借优异成绩如愿以偿成为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名动车组见习机械师,如愿以偿成为一名铁路人。“小李很勤快、很用心、很聪明,是棵好苗子。”工友们纷纷说道。虽然参加工作仅仅2个多月,但他的表现已经赢得了大家的认可。 追逐吧,友谊的使者;奔跑吧,“海洋”的孩子,生活将慷慨地给予你无私的馈赠和奖赏。 本文图片由张贵锋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