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并非站在业内角度,用专业视角对电影作品进行评价的电影影评,它只是一篇充满主观意味的观后感。从电影上映当天到我坐在电脑前的现在,其间也经历过相当数量的优质影评从在朋友圈刷屏转载到湮灭无声,但我总觉得它们缺乏某种力度,一种精准击中棒球后快意得分的力度。
2049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科幻大片,它没有迈克尔贝那种激光乱射把城市打个稀巴烂的恢宏震撼,也不是《降临》那种引人深思的科幻文艺片,科幻电影里常见的空中追逐戏码也就出现了十几秒钟。那么是什么让人能在电影院里坐上两小时43分钟而犹嫌不足?我认为是每个场景都独具匠心的美术设计,让人感觉像在看一场末日美术展。
影片中我最喜欢的一个场景,墙上的光线随着人物走动高低变换,显然经过严格的美学设计
反乌托邦城市幽冷的灰黑色与末日废墟里让人透不过气的红黄色是电影主要色调。
得搞清楚的是这种独特的美术设计并非简简单单为电影打造,而是有其更深刻的文化内核,即赛博朋克美学,这也是这部电影最为独特的地方,它依托于赛博朋克文化底蕴,表现出一种高形式感的独特视觉体验,使人印象深刻。
如同林林总总的亚文化一样,赛博朋克也承载着对于人类本真问题的试图阐述。所谓的本真问题,指的是那些难以简单获得答案,值得人们耗费大量时间进行探索,而且其探索的结果与过程能帮助人们理解自身、理解世界、理解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问题。赛博朋克正是试图让人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科技能否创造出真实的人类,以及所谓的灵魂?而电影则在这个问题上更进一步:肉体与人类无异,但精神被禁锢的仿生人K和情感表达如人类,却无法获得真实肉体的虚拟伴侣Joe,是什么让它们区别于人类呢?这是留给观众的问题。
赛博朋克美学便诞生于这样一种对现实世界异化状态的隐喻式描绘中,它试图表现出的是后现代主义颓废与人文情怀交织的图景。如上文里的两张背影苍凉的电影截图,可以很明确的感受到这一点。
著名插画设计师Ash Thorp绘制的复古海报,犹如投入水底的夕阳,模糊而生动。
一张题外图,来自我很喜欢的艺术家李华弌。水墨风格的反乌托邦图景,如仙人走,如妖魔游。
我最喜欢2049的一点正是其传播了更为多元的文化,让赛博朋克这种极为小众的亚文化为更多人所知,在妥协至上的电影行业里探索更多样的美学形式,可能正是这种对于追求美的形式的崇高追求,才让人类和机器人有了本质区别吧。
当然,作为电影,它不可能也没必要体现出整个赛博朋克的世界观。相对与文字而言,也不会细腻到能让人一窥预言性的社会极端异化后的全貌。推荐拓展阅读《零伯爵》,它是赛博朋克奠基之作《神经漫游者》的后续作品,但不看前作也没问题,这是近年来最好的赛博朋克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