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粮集团油脂部风险管理副总经理栗燕川就“油脂油料市场发展展望”在会上进行发言。
关于榨利,我们的预期比USDA的高一些,我们大概的预计放在1亿吨,首先对国内的豆粕消费还是相对看好,现在整个养殖结构来讲,从饲料配方来讲,从国内杂粕的供应来讲,我们觉得这个豆粕消费还是会保持着很好的增长率。
其实过去两三年中国始终面临一个问题,都是预计在6-7%,到年底发现都是10%以上,相对于2016年,2017年也是这样的一个增幅,我们觉得2017年的豆粕不会特别低,还是保持一个高速的增长。今年的一个结构问题,因为国家涉及到一些菜油去库存,在今年下半年,前期抛出来的大豆,产区抛出来的菜油最后都要换成货币换回去,在2017年,2018年下半年,除了中国的需求以外,我觉得进口应该是在1亿吨,这个是跟USDA的报告不一样的。
于压榨利润,首先从11月、12月、1月,整个国内的状态是整个供需平衡略有压力的这么一个状态,前一段时间,国内看到中国的大豆预报11月份接近1000万吨,12月份950万吨,1月份接近800万吨,12月的基差,然后下游对压榨马上变差了,当时的现货榨利油厂还在280到300,150还有盈利的情况下,盘面还有40、50块钱。在华南地区我们计算以当时的盘面榨利计算,要亏本100以上。其实在心态上大家已经是一个很悲观的态度了,在盘面上的反映出来了,这是当时的情况。其实这么多的大豆,首先有一点是中国不缺大豆,但是在这个基础上,我觉得还有几点变数需要保留。第一就是我们刚才说的豆粕需求,我们看到整个10月份的豆粕需求又非常好,增长同比又在8%到9%左右,我们又看到了一个非常好的豆粕需求,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就是前期下游由于对12月、1月状况压力比较大,产生了比较悲观的想法,始终也是前期对价格始终有点偏空的判断,这些因素导致下游保持非常低的库存,始终在等待更好的去补库存的机会。所以这个就是因为今年春节是2月16号,现在留给下游春节前备货的空间不是非常多,所以一定会有一次增库存的过程,所以下游又是去到一个库存非常低的情况。
第三,我确实发现12月、1月基差已经开始上涨,这个成本是个支撑,这对榨利也是个支撑因素。
这三点变数是市场的原因。
还有两点的非市场原因,一个是有华北如果天气不好,环境不好,如果出现限产,我们就可能发现,我们有大豆,但是产能不让释放,这样都豆粕也是缺的,榨利也不会差。可能拿证不会那么多,导致无法卸货的原因,这些都会榨利产生一些支撑因素。
所以整体看,我们单从供求来看,整个中国的榨利程度应该11月,现在还是偏紧往偏松过渡,到12月变成平衡式,1月单看供求是有些压力,但压力并不大。在这种压力下,油厂压榨大豆可能平手或者略亏30块钱的状态。然后基差可能也是在50左右,大概是目前这么个市场状态。
但是后面的发展取决于两个变数,如果南美天气出现问题,大豆出现单边价格上涨,下游出现了备库存的情况,同样在库存情况下,豆粕到底是在油厂里面还是哪个手里,如果下游都在增库存,下游把库存增加的三到四天,或者增加了比较大的水平,这样国内的豆粕有压力,这样油厂会在12月或1月有平手或略微盈利的情况。但是如果USDA的盘面振荡式或者是偏空的走势,下游始终保持低库存这样也并不是太好,可能油厂会亏30块钱到50块钱的情况。这是三个月的情况。
因为半年的上半年都是1-6月是中国的一个豆粕使用淡季,在这个阶段是产能大于需求阶段的,明年2、3、4、5榨利不会很好的情况。
关于这一年的榨利判断,我们认为最近每年过去几年,每年的中国豆粕增长率在10%左右,中国的压榨产能在3%-4%的增长,最近几年是中国的对豆粕的需求这个状况是在不断好转的,现在的压榨行业和四五年前不一样了,四五年前,如果说是个过剩,而再加上融资商的进口,油厂的日子是很难过的,大部分榨利是亏损状态。但是至少在下一年度,随着豆粕需求保持增长速度的话,这个压榨行业现在是一个产能略大于需求,是一个相对比较健康的。所以从整个一年来看,我觉得整个油厂的榨利不会太差,就像过去两年所表现的一样,每年在好转,从全年来看,榨利不是很差的水平,还是保持偏好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