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是能出足球优秀人才的地方
“青训是足球的根基,为什么辽沈足球在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全国最高水平,就是因为当时的青训工作扎实,球队的后备力量好。”虽然退休多年,张引却一直都在思考如何振兴沈阳足球。张引说:“当年因为有了马林、唐尧东那一批队员,辽足拿到了‘十连冠’的辉煌成绩。不过那一批队员大部分是大连人,有不错的足球基础,后来再经过精心培养,辽足成为全国劲旅也很正常。出成绩之后,很多人都对我说,你们沈阳足球不行,辽宁队不还是靠着大连输送的球员嘛。我就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培养一批沈阳孩子,让大家看看沈阳到底能不能出足球人才。”
张引说:“我说这段往事的目的,就是要证明,沈阳足球当时都能培养出全国的顶尖足球人才,现在也同样能。成功的关键是教练要耐心,耐得住寂寞。我说的工匠精神就是这个意思,要对孩子们的技术精雕细琢,想尽方法发掘他们的潜力,我当时一干就是12年。”
如今足球青训还需政策支持
张引回忆:“当初组队之前,我找到了当时大院的院长丛凯滋,丛院长问我想带多大的孩子,我说带1972、1973年龄段的。不过丛院长对我说,你要带,就带1977、1978这个年龄段的,要为2000年奥运会和2002年世界杯做准备。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当时只有六七岁,这就意味着我要带着一批零基础的孩子从头开始,大院里从来没收过这么小的运动员。不过我立即就答应了下来,我觉得,这么小的孩子,就好像一张张白纸,只要我肯倾注心血,他们就能把我教的东西都学去。”
张引直言,现在足球大环境好了,踢球的孩子多了起来,但要出足球人才,关键还是在教练。“记得当初我从各区体校挑身体素质好、跑得快的孩子时,李金羽因为速度慢被退回去了。后来李金羽父亲找了我好几次,我觉得应该给孩子个机会。结果练了2年多之后,我发现李金羽虽然身体素质差一些,但他的足球智商很高,特别是对球的判断、门前的嗅觉比其他孩子都要好。如果要是放在现在,教练没有耐心,没有足够的敬业精神,那么这么好的苗子很可能就被荒废了。”
张引说:“优秀教练扎根青训,一方面需要教练员有‘工匠精神’,另外还需要俱乐部、各地方足协,给予青训教练一定的政策支持。只有这样,沈阳的足球青训才能够提高质量,多出人才。”
沈阳日报、沈报融媒记者马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