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央视和各大网站在内,都于1月5日公布了乒协最新国际赛事选拔办法,可以说这一次乒协看似“全面细致”的选拔改革受到了各方的极大关注。但从实质上来说,从以前的队内大循环(直通)到现在的新规则,乒协一纸文件已经让本质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
先说一个细节,在1月5日进行的世界杯队内选拔中,国家队依然把选拔称为“直通”,也就是说从2006年由前总教练和众人定下的规则在名义上还在沿用,只不过在此番乒协的新规中,选拔规则中“直通”二字只字未提。换而言之,诸如“地表最强12人战”这样全名关注的比赛或将不复存在。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道理?细品之下难免能够看出端倪。去年的地表最强战无论是从赛前宣传、赛事包装还是现场架构上,都是一个极为成功的案例,他是国乒自2006年直通赛以来的又一次开创性举措。但严格意义上来说,国家队队内选拔这样的事情被拿出来做成了一场几乎是商业赛的比赛,这或许让高层难以接受,因为从很多案例上不难看出,“去娱乐化”是很多国家队中必须遵守的原则,这一点上即便国乒成绩傲人却也不能搞特殊性。
回到正题。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体育“回归本质”就俨然成了当下乒协看似全面细致的新的选拔办法。具体的选拔条件再次不作赘述,但单是几个字眼就不难看出新规存在着不少的不明确的地方,或者直白点说就是“争议”。首先,“前三名”的概念太过模糊,竞技体育讲究的是最终的成绩,取“前三名”和冠军入围有着本质的区别,这样既增大了可操作的空间,又让日后各种比赛的决赛甚至半决赛成为了鸡肋,完全没有了竞技体育胜者为王的感觉。
其二,在遇到资格冲突重复的情况下讨论产生。举了例子,比如丁宁、陈梦、朱雨玲分别拿下了世锦赛单打冠军、全运冠军、世界杯冠军,同时又是上述三项比赛的前三名,ok,那么这三人就占据了3个名额,剩下名额怎么办,全部由三大赛的第三名来拿、或者又是那句“商议后决定”?如此一来,队内竞争还有什么意义?对于国乒这样的队伍来说并非不可能发生,包揽冠亚军是常态化动作,而国乒女乒目前的三大主力如果参赛,包揽前三名相信并不会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