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点名批评淘宝怼马云,假货这并非马云的错!人大代表马可波罗董事长黄建平点名批评淘宝,喊话马云(微博)打假不力,成了热点新闻。假货不是电商带来的,远的不说,就算改革开放以后,有了街边练摊的“倒爷”之后,假货就没有消停过,而且是越演越烈,规模越来越大。到了互联网时代,淘宝这样的电商平台的确给了更多人售卖商品的机会,这里边有售假的也有货真价实的,查处的难度比过去大了许多,这也是事实。不过黄建平抨击电商、抨击马云似乎有点不够公允,因为,打假不是电商一家的事。
反过来,马云也没忍气吞声。他要求人大立法,政府和司法机关严惩造假行为。这个要求不过分,不过,想要按美国的方式去打假,在中国也不那么简单。
首先,假货的存在必然是有市场的。买假货的人有被骗的,也有图便宜的。知假买假并不少见,明知是假还要买,这样的人比比皆是。这里边有虚荣的成分,好名牌、好面子,又囊中羞涩,只好买假货。同时,也有一些名牌产品价格虚高的问题。好多东西价格贵得离谱,老百姓自然不受用,所以,那些看上去和名牌差不多,自己消费不用送人、不用炫耀的假货就特流行。这里边服装、鞋袜、箱包等问题最多,其实,是需求促使假货泛滥。
也许我们会说美国的假货就很少,其实是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真正的名牌自我保护非常好,比如可口可乐、比如苹果手机,几乎看不到多少假货,因为你假冒不了,核心技术和配方你没那个本事模仿。再有就是追求实惠的人不追所谓名牌,穿着服饰箱包之类的东西没有人非要买名牌,这种心态十分普遍,假货也就没多大生存空间了。所以说,每个国家的国情不同,收入水平不同,文化和思维不同,自然打击假冒伪劣的方式和难度也不同,这是客观现实。
所以,企业和商家互怼没有多大意义,假货的存在和假货的消费是相辅相成的,消灭假货不仅仅是政府、企业和商家的事,把需求降到最低才是釜底抽薪的治本之策。不过这需要相关各方共同努力才行,也需要全社会形成共识才有可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