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聊斋故事:红狐报恩
文/白马吹欢
古时,南城西郊的吴镇有一户人家,老汉赵远正,年轻时做过买卖,颇有些积蓄,后来年纪大了,就在吴镇置办了田产,过起了安稳的日子。赵远正夫妇都是出名的善人,一辈子吃斋念佛,没少资助穷人做好事。他们的儿子叫赵琦,这个故事就是说的赵琦在赶考时的奇遇。
话说那一年春节刚过,赵琦就踏上了赶奔京城的路。出发之前,毕竟路途遥远,赵老太太是一百个不放心,生怕儿子在路上有个闪失。好在赵琦自幼聪明,是个胆大心细的年轻人,他辞别父母后,在路上走了一个多月,按照这个速度,大概还要一个月才能到京城。
这天下午,饥肠辘辘的赵琦走到了一个挺繁华的镇子,他到镇上的时候,看到前面围了一圈人,凑过去一看,原来是个猎户,提着一只红毛小狐狸正在跟人讨价还价。那小狐狸还活着,蜷缩在笼子里瑟瑟发抖,看上去非常可怜。
赵琦自幼受父母影响,心地非常善良,看到小狐狸就要被人买去剥皮了,慈悲顿生,上去就拦住了猎户,声称自己愿意多出一倍的钱买下小狐狸。那个猎户见有人愿出大价钱,自然求之不得,于是就把狐狸卖给了赵琦。
赵琦买下狐狸,又在镇上买了些干粮,然后继续赶路。来到镇外的一片树林,打开笼子就把小狐狸放走了。但是,他却没想到自己在镇上买狐狸的时候被几个小贼给盯上了,那几个人见他出手阔绰,跟到僻静之处,突然一拥而上,赵琦是个文弱书生,又猝不及防,随身的包袱顿时被抢了去,里面的银两和干粮尽失,人也被打晕了过去。
当他醒来的时候,却发现自己是躺在床上,旁边还坐着一个年轻人,看样子也是个书生。那书生见他醒了,忙自我介绍说,他叫胡英,家住此地不远处的胡庄,也是进京赶考的,见到赵琦昏倒在路边,就把他背回了镇上的客栈。
赵琦听完忙道了谢,却不禁又落下泪来,此处距离京城和家里都有上千里路,此时身无分文,可真是进退两难了。胡英仿佛知道他的心思,笑着安慰道:“赵兄不必难过,小弟这里带的盘缠还多,节俭一些,应该够我们两个路上用了,大不了等你以后再还我就是。”
赵琦听了顿时喜出望外,对着胡英一揖到地,胡英赶忙扶起了他,声称自己正好旅途寂寞,两个人搭伴而行,即可交流学问,又可彼此照应,因此不需客气。于是二人当夜抵足而眠,第二天又一起上路赶奔京城。
这一路走来,赵琦发现自己真是遇到了高人,这个胡英的学问之渊博,远远在他之上。二人白天赶路,夜里一起读书时,胡英总是能提出一些与众不同的见解,而且还每天出题让他作文,然后又针对他的文章作出精辟的分析和评点。
就这样晓行夜宿,一个月后终于到达了京城之外。这天晚上,二人刚到驿馆,在门房登记住宿的时候,门房听到胡英的名字,突然拿出一个包袱和一封信来,胡英打开包袱,发现是一包银子,看了信之后却变了脸色,焦急万分的样子。
原来,信和盘缠都是他家里寄来的,一天前刚送到驿馆,信上说他老父病危,让他尽快赶回去尽孝。赵琦也替他着急,却也无计可施,最后还是胡英一咬牙说:“罢了,这也许是天意,还是先回去尽孝,赶考的事大不了下次再来。”
临行之前,胡英又给赵琦留了足够他开销的银子,并且嘱咐他一定要牢记二人途中交流过的学问,考试的时候或许用得上。赵琦一一答应,然后二人才洒泪而别。
单说赵琦,胡英走后,他很快等到了开考之日,拿到考题的时候他惊奇地发现,每一场考试的题目,竟然都是胡英在途中让他做过的,所以这次考试对他来说真是太容易了,不过是默写了一遍前些日子的旧文。
很快,到了张榜之日,赵琦虽然不是第一名,却也是前十名的进士,最终被皇帝钦点,并且入了翰林院。后来,赵琦被授以南城知县。在去任职的路上,他经过上次被抢劫的镇子,准备去答谢胡英,却怎么也找不到胡英所说的胡庄,人们都说没有这个村子,赵琦百思不解,找不到胡英却也只能郁郁而归。
没想到这天晚上赵琦竟然梦到了胡英,胡英在梦中告诉他,其实他并非人类,而是狐仙。赵琦在赶考途中救的那只小狐狸,正是他的小儿子。为了答谢赵琦对狐族的恩情,老狐仙才变成一个书生,说是去赶考,其实是在护送赵琦。最后,胡英嘱咐赵琦,为官后切记要以民为本,多行义举,不要辜负了父母的期望。
后来,赵琦虽然再也没有见过胡英,却是一生清正廉明,最后成了一品大员,政绩卓著,清名广为传颂。
(故事完。图片选自网络,图文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