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家用电脑与游戏》授权17173转载,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文/hatikun
相关阅读:二次元也能立体化 成功真人改编作品细数(上)
5.穿越时空的少女
大家对这部作品的印象更多的应该是几年前细田守导演、贞本义行人设的优质动画剧场版,但原作其实是一本小说,著名作家筒井康隆创作于1967年。在那个年代就能将时空穿越这个题材运用得得心应手,而且又不拘泥于科幻,作品中心很好的落在后半部"的少女"之上,描写女孩子的青春生活与感情经历。如此优秀的作品自然极受欢迎,小说问世后多次被改编成各种作品,其中真人改作品有3部电影和4部电视剧,从七十年代到现在,一直就没有断过。
改编作品相当之多
因为改编数量太多,我就不一一向大家介绍了,不过有一点可以明确地告诉大家,日本的文化产品消费市场是极其商业化的,一切以利润为准绳。之前特企里介绍日本版《西游记》时曾说过,收视率不好的话,唐僧可以不用去到天竺,半途而废也没问题。只有拍一部火一部的金字招牌才能持续不断的出续作,按照这种情况来看,《穿越时空的少女》的改编数量就足以证明其品质的优秀了。
7.东京爱情故事
虽然据电视剧播放的1991年时隔已久,但《东京爱情故事》依旧是在说到真人化改编作品时不得不提的一作,这是一部让日本人意识到"原来电视剧的主题曲也能卖钱!"的作品。虽然柴门文的原作漫画在国内的影响力因为日期久远而比较差劲(当然也是有中文版的),但当小田和正那卖出了270万份拷贝的《突如其来的爱情》响起时,估计不少国人也能跟着哼两句吧。
饰演女一号赤名莉香的铃木保奈美,现在演艺界中当年那种清纯形象的女星是越来越少了……
电视剧改编时并没有遵从原作风格,从对赤名莉香的集中描写变更为几对情侣的青春恋爱故事。本作开创性的使用了在车站、路口等日常生活的场景中混杂一般群众进行拍摄的崭新手法,获得了观众们的认可。平均收视率22.9%,最高收视率32.3%,饰演反面角色的演员甚至在事务所中收到了观众寄来的威胁信,当时人们的热衷程度可见一斑。借着这个势头,柴门文之后更优秀的另一部作品《爱情白皮书》,在1993年改编为电视剧时关注度继续攀升,取得了平均收视率27%的好成绩。
8.交响情人梦
本作是二之宫知子所著的著名音乐体裁青春恋爱漫画,2004年时获得第28回讲谈社漫画奖少女部门奖。单行本共25卷,在第22卷时就已经达到3080万部的发行量,突破三千万大关。本作之所以如此大受欢迎还是得益于将古典音乐的浪漫气息结合优秀的人物刻画塑造出来的有趣故事,音乐大学废柴一般的女学生野田惠缠着同校白马王子般的千秋真一的剧情让不少女性感觉似乎看到了希望。
本作的任意版本都可以找到中文资源
女性消费者的荷包口总是很松的,故而本作周边衍生作品无数,CD许多盘、游戏4部、动画3季TV+2卷盘片,而本文重点的真人改编作品也有一季连续+2集特别篇的电视剧和一部剧场版。电视剧在2006年放映,获得了18.9%的平均收视率,并出口到港台和韩国;而作为系列大结局的剧场版于2009年12月在全国409块大银幕上公映,最初2天观映者31万7,302人,港澳台地区和新加坡在2010年3月上映,最终票房41亿日元,成绩相当不错。
《交响情人梦》笔者强烈推荐大家选择有声媒介的改编作品来体验,毕竟对一部音乐题材的作品来说,原作最大的缺憾就是无声这一点了。
9.恶作剧之吻
如果你问日本的八零后女性,印象最深的漫画是哪一部,那么答案很有可能会是这部《恶作剧之吻》。本作是多田薰所著的少女漫画,连载时期是1991-1999年,在国内有多种译名如《一吻定情》等,这里选用了最贴合原文的直译。这部漫画之所以会让许多女性久久难以忘怀,不仅因为其人气之高,还因为作者不幸在连载中突发脑溢血去世,一部优秀的作品以这样遗憾的方式结束,成了人们心中萦绕不去的回忆。直到2008年的改编动画中,才终于根据作者生前留下的构思笔记,做出了完结篇。担任女主角声优的水树奈奈小姐也表示,能为自己自己喜欢的作品补全结局,觉得十分感动。
这个应该是最火的台版,版本太多,有点乱啊……
在真人改编方面,1996年朝日电视台就将其改编为电视连续剧,不过由于和原作差异很大,反响一般,只有10.1%的收视率。倒是中国台湾地区在2005年制作的电视剧版大获成功,不仅拿下当年台湾地区收视率头名,还成功反攻日本本土,其后又于2007年制作了系列第二季。韩国也在2010年制作了本土版的改编电视剧,可谓一部作品,编开东亚,多田老师在天有灵,也会颇感欣慰吧。
10.花样男子
我真的不想叫这部作品《流星花园》,但只要我这样叫了,大家就都知道是哪部作品了吧?原作是神尾叶子所著少女漫画,连载期间是1992-2004年。
带你去看流星雨,落在我脑袋上~♪
本作是少见的国外真人化占先的作品,在《流星花园》之前,日本本土只在1995年做过一部剧场版,反响还一般。而当年台湾的这片子和F4火成什么样就不用我说了,本片在整个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广泛扩散,在这些地方无一例外的掀起了一股短暂的中文热。在热潮被掀起来之后,2008年,日本再次将本作拍成电影的成绩如下:预售票突破24万张,放映前2日观映人数达80万5350人、票房过10亿日元,是当时TBS公司拍摄的电影中的历史最高纪录。最终总票房是77亿5000万日元,在2008年内仅次于吉卜力的《悬崖上的金鱼姬》。
当年F4的演技有多差我想不用我跟大家多说,就这样还能掀起如此大的热潮是为什么?考虑到台版改编时只是改了些人名、把高中该大学以外,其他大多遵照原著这一点,无可置疑原著优秀的剧情绝对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如果您也像笔者一样不想忍受F4的渣演技,看看中文版的原作是更好的选择,记得搜索《花样男子》才能找到。
11.金田一少年事件薄
我知道在国内柯南的名气更大一些,但相对于柯南数次真人改编总是不尽如人意的收视率,《金田一少年事件薄》四次改编中三次收视率都超过或达到20%的成绩明显要好得多。和柯南一样,这部推理漫画也是团队创作,不过在分工上,原作是天树征丸和金城阳三郎两个人,作画是佐藤文野一人,和青山刚昌想故事、一堆人给他作画的柯南正好反过来。在正统派的推理剧情上更胜一筹,没有柯南那么多的娱乐与情感演出,这或许是其随便拿出一段故事拍成真人电视剧都更加好看的原因吧?
演员经常换,所以我也不知道这是哪一系列的……
本作的真人改作品从1995年开始分4个系列3代演员一直不断在上映中,其间还有不少单集的特别篇和一部电影(1997年上映,第一和第二系列的完结篇,也是本作各种作品中唯一的一部完结篇)。系列数据分别如下:第一系列,1995年,收视率23.9%;第二系列,1996-97年,收视率22.4%;第三系列,2001年,收视率13.7%;第四系列,2005年,收视率18.6%。其中时间较为接近的前两系列是同一拨演员,之后每代新系列都会启用新的演员。今年第五系列正在制作中,年内应可与观众见面,大家可以期待一下,看看这最新一代拍得如何。
12.二十世纪少年
浦泽直树转化悬疑类漫画后,继《怪物》之后又一部非常成功的作品,获得第48回小学馆漫画奖青年一般部门奖、第25回讲谈社漫画一般部门奖、第6回文化厅媒体艺术祭优秀奖、第37回日本漫画家协会奖大奖、第39回星云奖漫画部门奖、法国Japan Expo World Grand Prix、昂古莱姆国际漫画节最优秀唱片奖等许多奖项,其成功是无需多说的,至2010年12月时为止累计发行2800万部。
图中这个诡异的手指眼睛已经成为了日本ACG界的流行符号,注意这是中文版的海报
这样一部作品真人化之后的效果如何呢?作为日本电视台创立50周年的纪念作品,砸下了要亲命的60亿日元制作费用,光演员就用了300多人,拍摄部分就用了8个月的时间,制程3部电影。宣传也是不遗余力,第二部电影的发布会一天就花掉了日本史上第一的8000万日元。这么搞不会赔本么?不用担心,三部影片的票房分别是39.5亿日元、30.1亿日元、44.1亿日元,不仅不赔,赚得还很不错。
本作的成功主要还是得益于原作超凡的空想科学设定和十分厉害的悬疑气氛营造,可以说只要你把原作好好还原出来,不用做什么改动,就已经必然是一部好片了。所以如果读者对本作感兴趣的话,请先看已完结的漫画。
13.死亡笔记
小册子在中国能变得家喻户晓还是得益于山寨产品被禁这一新闻事件,但不可否认的是,原作设定的新颖独特是这种寨产品能在国内有所销路的主要原因。
中文版的海报做的不好,其实是相当有原作范儿的
《死亡笔记》是大场鸫写故事,小畑健作画的悬疑推理题材漫画。单行本第一版一下就卖出了100万部,到最终第12巻世界累计发行突破3000万部。长度虽然只有12卷,但却形成了社会现象级的热潮,这其中,数次真人改编电影的公映起到了不小的助推作用。前两部在2006年6月和11月连续上映,制作很下功夫,两部加起来花掉了20亿日元的制作费,其结果是影片展现的效果相当精良。第一部就收回了成本,票房28.5亿日元,第二部更是达到了非常厉害的52亿日元票房。DVD在Oricon销量榜上连续两周第一,卖出了22万套。电视上播放的导演剪辑特别篇也有24.5%的收视率,主题曲还在格莱美上获奖,可谓是真正的名利两边都大丰收。
除了原作的优秀外,电影对原作极其到位的还原是大卖的另一重要因素。对比漫画截图和剧照大家可以看到,这简直就是把小畑健笔下的角色生生从漫画里拉出来一般的惟妙惟肖,这20亿是真没白花。
之后在08年又做了一部电影《L change the World》,同样卖出了31亿日元票房的好成绩。这三部电影推荐所有原作的粉丝们都应该看一下。
14.宇宙战舰大和号
这部作品在日本人心目中的地位不需要多做介绍了,将它做真人改编需要承受极大的压力,如果做得不好,那就不仅仅是赔钱就能完事的局面,要做好最坏会到在这个业界混不下去地步的觉悟。
从海报上就让人感觉这片很不一般,顺便说下,男一号是木村拓哉
于是直到新世纪数字影像技术成熟之后,花了5年时间策划准备,小心翼翼地获得了原小说作者西崎义展的许可,在其养子西崎彰司的协助下,砸下20亿日元的制作费,花了近一年时间去做占到全片80%内容量的数字特效,然后光年2010年1月日元旦那一天就扔进去1亿日元的宣传费用,还为预定票的观众制作了五万套分战斗班和技术班两样的制服……终于2010年12月,这部炒得火热的电影上映后的成绩如下:全国440块大银幕公映,2010年12月4、5日周末两天观映人数41万2129人、票房5亿2821万5150日元,12月1-5日的5天内累计观众人数79万1012人、累计票房9亿4399万5550円。行销港、泰、新加坡、法、德等13个国家地区,最终票房49,163,295美元(按当时1美元=83日元,折合40亿8055万3485日元)。
一个不知该说充满戏剧性色彩还是太过悲剧的事件是,在公映前的11月7日,大和号之父西崎义展从一艘名为"YAMATO"("大和"的日语发音)的船上跌落致死,没能等到本片上映……抱歉,笔者想了半天也没想出对此事的一个合适的评论……
三、真人改的分布特点
最后,笔者于数量恐怖的真人改作品中辛苦挑出这些优秀代表的过程中,所获得一些体会和感受,也想与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是关于作品类型分布,虽然真人改来自于二次元,但受限于真人演出的一些客观条件,其作品类型分布比例与原作并不大相同。
1.热血、青春、校园类依旧是很容易成功的类型,但实质上数量并不像二次元中那样占到大多数。
中文版的海报做的不好,其实是相当有原作范儿的
2.医生、律师、警察等这些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涉及到每个人切身利益的专业性职业,在真人改中出现的比率较二次元领域增加不少,毕竟这更容易吸引一般社会大众的注意。在国内,由于社会制度不同,法律与公共安全体制差异较大,所以较有影响力的题材集中在对医疗保障有着同样担心的医生这个职业上。
3.青春恋爱类的少女漫画是真人改的最大热门,原因很简单,因为很容易就能拍成偶像剧啦。
4.历史、幻想等题材虽然按比率来说比二次元下降许多,但并非就拍不成好的真人改,只不过这个领域想真人化一般成本都不低,一不小心就可能赔本,自然想搞的人要少。
5.体育作品的真人改一般都能获得中等偏上的成绩,不过没有特别出色的。像本文中提到过的《20世纪少年》的作者浦泽直树,初期常画体育漫画,他的那些体育类作品和另一位不少体育题材的作品都被真人改了的大师安达充的名字没有出现在文中就是这个原因。
6.推理、悬疑等智能类作品也很受真人改编欢迎,不过想要做好并不容易,除本文提到的这些成功者外,像《赌博默示录》、《LIAR GAME》、《血色星期一》的成绩都那么回事,只有《诈欺猎人》还算可以。
明明片子还不错,但日本都只有部分地区看得到是要闹哪样啊?
7.描写一般人日常生活的作品被真人化的不多,大家可以去看看从500人中选出的森迫永依演的《樱桃小丸子》3集特别篇(收视率22.8%),后来换了演员的连续剧就不行了。
8.恐惧、惊悚类作品的真人改少到快要找不到的地步。
9.改编大多来自,小说和漫画等静态媒介,虽然有少数改编是按照动画版来的,但这些动画的原作依旧是小说或漫画。笔者意识到的唯一一部纯动画真人改是《地狱少女》,但本片由于放映范围小,实际效果没有数据,故而没有在文中专门介绍。不过从笔者自己看过的感觉来说,还是值得在这里提一句推荐给大家的。
四、成败或是如此?
真人改到底怎样才能做得好?这是本文剩到最后的一个问题。总结成功作品与失败作品的特点后,得出如下几条结论:
1.不超出人类实际能力的作品容易成功,比如大和号再怎么科幻,它不过是个舞台,操作宇宙飞船这件事是人类能做到的;浇个冷水就变成女人、忍者上天入地什么的(《甲贺忍法帖》、《风魔小次郎》)都不受欢迎就是典型的例证。
2.如果是漫画,那么原作的画工的美艳程度不可以超出人类的脸可以长得到的程度,藤岛康介的《逮捕令》和赤松健的《魔法老师涅吉》真人化后的效果都不行。
3.真人化的时机很重要,最好在作品炒得正火热时,像高桥留美子老师的1980年开始连载的经典名作《相聚一刻》,直到快三十年后的2007年才真人化,当年的年轻人还在关注男女感情问题的已经没剩几个了,于是境遇很惨……
4.对原作进行大胆而恰当的改编,令其适应真人影视剧的表现形式很重要,这个实例在上面这些成功作品中已经反复提到过了。另外像矢泽爱的漫画《NANA》,真人电影版第一部大胆原创,挣到40亿日元,第二部再现原作,就只有12.5亿了……当然对原作毫无保留的乱改是不行的,你看《花样男子》就让《流星花园》压过去了不是。
说了这么多,不知道大家看的是否尽兴,过不多久,《浪客剑心》的真人改就要上映了,从预告片来看似乎还不错,大家一起去验证一下吧。另外你觉得咱们中国有没有成功的真人改呢?什么?没有?那你肯定是不知道《古惑仔》原本是漫画~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