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家用电脑与游戏》授权17173转载,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往期回顾:
虚拟世界的监视者与反抗者盘点(上) 监视者篇>>>
虚拟世界的监视者与反抗者盘点(中) 反抗者篇>>>
大数据时代的安全思考
林林种种地说了这么些监视与反监视,虽说娱乐的成分居多,但其中的利害关系却不容忽视。在棱镜计划中,苹果、谷歌等互联网巨头们亦参与其中,虽然有些公司极力否认,但实在难以令人信服,这样的做法也引起了许多普通用户的担忧。
在这个推崇云服务的大数据时代,我们享受着云端体验带来的便利,但同时也将太多的隐私和数据暴露给了外人,曾经有个男人的电脑坏了,闹得满城风雨尽人皆知,而现在,仅仅只是保护好电脑上的隐私已经远远不够。借由棱镜所折射出的危险之光,应该要让我们有足够的警醒与思考。
何谓"大数据时代"?简单来说,它是"用户时代"的细化与进化。我们都知道,互联网以及互联网产品们的主体是用户,曾几何时大家为了用户量不惜一切手段,争得头破血流,拼得你死我活。但随着几大品牌的确立,用户量逐渐呈现出饱和的势态,这个时候再单纯地关注用户的数量已经没有太大的意义,每个用户的个性数据才更有价值。
对于厂商而言,这些个性数据可以帮助其更为准确地测用户的行为和需求,做更有针对性的服务。谷歌正是行为分析方面的佼佼者,这一点使用Google Now的用户应该深有体会,而像阿里巴巴入股新浪,很大程度上也是看中微博用户的数据价值,能够从中更好地获取潜在客户的需求。
跨界合作,个性服务便是大数据时代的一个特征。互联网研究者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明确指出,大数据时代最大的转变就是放弃对因果关系的渴求,而取而代之的是相关性的关注。也就是说用户只需要知道"是什么",而不需要知道"为什么"。这颠覆了千百年来人类的思维惯例,对人类的认知和与世界交流的方式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其实"大数据"对于厂商和用户来说应该是双赢的策略,当然前提是用户的隐私安全能够得到保障。
不过想要让用户托付更多的个人数据其实并不容易,因此厂商们就需要通过不断推出各种优质的服务来吸引用户。"云"正是其中的一环,"大数据时代"是建立在云端之上的。"云"代表着未来互联网的发展趋势这点毋庸置疑,各个厂商们也不予余力第推广着自己的云端服务。
云游戏、云储存、云笔记等等,恨不得将一切都放在云端。不得不说这确实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举个例子,由于工作的关系我需要大量地使用文字记录类的工具,曾经使用的是Word,记事本等本地记录工具,但现在Evernote(印象笔记)成为了我的首选,它除了拥有良好的用户体验之外,最重要的是我可以让所有的文章通过云端在不同的设备上方便地进行共享,随时随地都可以展开工作,不经意间迸发的灵感也能够快速地记录。
只要处于网络的环境下,我甚至不需要安装任何的软件,只要打开浏览器就能记录文字,由于文章在云端会自动保存,因此也完全不必担心突然的电脑故障所带来的数据丢失问题。另外像DropBox这样的云储存服务,让文件在不同设备上的转储变得更加简单,不必再通过U盘等这样的物理工具。
但我们需要警醒的是,越是依赖于云服务,我们暴露的个人隐私也就越多。之前我们基于对大公司们职业操守的信赖,对此并不会有过多的担心。
但棱镜门事件牵扯出的9大互联网公司——微软、雅虎、谷歌、Facebook、PalTalk、YouTube、Skype、AOL、苹果,无不都是行业内的大佬,而且想谷歌这样号称"不作恶"的公司也深陷其中,让我们不得不思考,把过多的个人数据托付给他们究竟安不安全。另一方面,过度的依赖也让我们在便利与安全之间,难以作出取舍。
棱镜门事件中,微软榜上有名,官方一开始极力否认为政府大开方便之门,之后又承认确实曾向政府提供用户数据,更有消息指出,作为全球份额最广的操作系统开发商,微软每次发现新的系统漏洞的时候,首先并不是通报给用户,而是告知政府部门,让情报机关们可以趁着官方还未发布补丁的时候,利用这些漏洞去入侵对手或者他们想要调查的电脑,这也难怪Kinect One的安全性会遭到不少用户的质疑。
微软为Xbox One添加了许多游戏之外的功能,其目的便是希望用户能够更多地将Xbox One保持在线,让用户享受服务的同时,自己也能够有更多的盈利。并且微软推崇用户使用全新的Kinect One来控制自己的主机,包括开关机等,这也就意味着Kinect One将会保持长时间的在线而不是完全关闭。
我们都知道Kinect One拥有高清摄像头,微软或者黑客们若是想要通过技术手段通过Kinect One来获取清晰准确的用户数据并非难事,虽然这样的猜测多少带着些恶意,但棱镜门事件却让我们不得不持对其持保留的态度。而即使Kinect One是绝对安全的,那么玩家们在Xbox Live的上的行为和隐私数据,是不是也会轻易地被监视或获取,相比只有微软和美国政府心理清楚。当年PSN用户数据惨遭泄露的教训仍历历在目,我们以为只要厂商的技术力够强就可以保证隐私的安全性,现在看来也并非如此。
警惕和担忧必不可少,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完全放弃"云"和"大数据"为我们带来的便利。作为全球最大的社交网络之一,我们很高兴地看到Twitter在棱镜门事件中做到了独善其身,它拒绝加人棱镜计划,拒绝美国的政府部门随意查看自家的用户数据。
当然,虽说它和咱们天朝的用户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关系,但我们能够从这家尚属年轻的公司中,看到难能可贵的坚持的操守,也多少让人感到了一些积极的信号——我们还能够去相信。
反观国内。从前段时间一些互联网公司的互掐,到央视报道网络cookie存在的安全隐患等,其实不难看出互联网的隐私问题在国内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只不过这些隐私题往往更多地被当做厂商们自我营销和打击对手的武器,是否真的能为我们提供安全的服务恐怕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结语
棱镜们事件爆发之后,美国政府称这一计划是为了能让情报机构“更好地认识世界”,是以国家的利益和民众按安全为出发点。但无论是守护者还是监视者,我想没有人会喜欢被人随意的窥探。每个人都会有不为常人所知的一面,也难免会有一些小秘密,无论这些秘密是好是坏,请好好将它们藏在心里,藏在任何人都看不到的地方。当然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如果以后想要打一些见不得人的小算盘的时候,不妨掂量掂量,说不定在背后,后无数双眼睛正盯着你呢。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