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社会上“熊孩子”为啥感觉越来越多?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父母对孩子的过于包容和迁就。
虽然现代教育不再提倡中国古代的那种“父为子纲”观念,也反对体罚,但并不意味着只要孩子快乐,就什么都是好的。
让我们看看,你是否也曾走入下面这些误区——翻翻你的朋友圈,《最好的教育就是爱》、《给孩子最宝贵的礼物是自由》《只要努力,每个孩子都会成功》这样的鸡汤文章,很大程度上阻碍父母理解真实的教育世界,采取真正有效的教育方法。
教育,真不是那样简单的。
听过很多的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喝了无数碗励志鸡汤,也没见过成功的模样。
如果说上一辈是喝心灵鸡汤长大的,而我们却是被毒鸡汤喂大的一代。
你是不是经常看到这样的文章,鼓励你“素质教育”,要“静待花开“,“给孩子自由和快乐”?或者“那些真正的成功人士有几个是大学毕业”?如果你以为这就是新时代教育孩子的准则,那你就彻底被坑了。
现代社会提倡素质教育,反对体罚。尊重孩子的选择和自由,这些表面上看来先进的教育理念,好像没没什么错。但是为什么学校里老师越来越苦恼,社会上的“熊孩子”越来越多?其实这就是对孩子过分包容和迁就的结果。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几篇所谓的鸡汤,看看你是不是也喝过,家长都应该提起警惕。
我不知道素质教育这个提法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但早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就听说过这个词了。
素质教育的常见定义为,是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知识能力、个性发展、身心健康等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
虽然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并不是一对反义词,但我们真正理解了素质教育的内涵了吗?我们是不是正在或者是曾经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对立看待的?
在很多家长的心目中,素质教育其实就是除了考试的分数之外,还应当让孩子有文艺特长,于是逼着孩子在周末去学钢琴、学舞蹈、学声乐、学二胡、学画画、学足球……
嘴上说着“为了提高孩子的文体素质”,但扪心自问,这里面其实有没有也含有那么一丝应试功利的算计——学好了高考可以加分,或者孩子万一文化成绩不好还可以走特长生的路子。
也有家长说,我什么算计和功利都没有,我单纯的就是觉得考试分数不能代表什么,我不屑于让我的孩子参加那么残酷和low逼的竞争,我要给他/她一个快乐的童年。
或许童年是快乐了,那么青年、中年、老年呢?他/她的这一份快乐可以持续吗?我又不得不说一个阶层固化的沉重话题。
投胎是个技术活儿。对于有的人来说,确实是生下来就不需要去挤千军万马挤破头的那座独木桥。
他可以生于豪商之门,子承父业学会经商运营之道便能把家业发扬光大一生衣食无忧;
他也可以生于普通之家,但他必须拥有远超常人的悟性和能力,也必须有着“站在风口上的猪”那样的敏锐或运气,白手起家发家致富……
但对于这个世界上的绝大多数普通人呢?我姑且不提出生在老少边穷地区的孩子们,考上一个好大学对他的人生乃至于对他的家族的命运到底意味着什么?
我只说对于像我们这样生在寻常人家、并非天赋异禀的普通大众,除了在高考以及人生旅程中的一各个考场上杀出一条血路,还能有多少其他的选项?
对于当年的我们,找个好工作不是最现实、最迫切的需要吗?而要找到这样的工作,学历就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标签。
十年前看过一部日剧《女王的教室》,说的是日本社会的情况,且看这一段台词:
老师:愚蠢和懒惰的人将会苦于差别待遇和不公平,聪明努力的人将享有各种特权度过充实的人生,这就是社会。你们知道这个社会有多少人过着人们羡慕的生活,知道吗?只有仅仅的 6%。在日本,100 人中只有6人能过上幸福生活。这个班上有 24 个学生,也就是说,将来能过上幸福生活的只有一两个人,其他的 94% 每天只有发著牢骚生活着。如果你们想成为那 6% 的话,只有从现在开始努力,取得好成绩,考个好大学。
学生:我觉得不是只有进个好大学才是幸福的人生啊,还有运动、音乐什么的。
老师:靠运动、艺术成功的可能性更小,那些一流的人才都是从小就接受一流老师们的英才教育,头悬梁椎剌股地努力着。你们这些凡人可以吗?
是的,用数据说话,冷静而理性,现实得可怕。
作为两个孩子的父亲,我必须告诉孩子们这个世界的真实。
有媒体曾经对考上名校的衡水中学学生进行回访,结果几乎100%的学生都表示,如果让他们再做选择,还是会去这所学校,因为他们觉得,对于他们这些偏远乡村的孩子来说,想要离开乡土走得更好,只有走这一条路,没有别的更好选择。
首先要活下去,然后努力活得好,最后才是活得有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