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影在九十年代中期开始了所谓的“范式转移”,制作模式和市场有了很大变化。而九七以来,“香港电影走下坡路”和“港片已死”的论调不绝于耳。再看今时今日,合拍片已经成为了主流,但同时亦出现以本地市场为主的小本制作。4月14日晚,影评人林锦波与朗天于香港科学馆一起探讨了后九七香港电影的范式转移。
林锦波:香港电影工业结构的范式转移
港产片从九七年延续至九十年代末的衰落,到2003年合拍片开始以国产片的形式于内地发行,这个过程就是香港电影正式的转变。乍看之下市场因此突然变大,但之后其实还有很长的磨合期。因为香港电影人拍的电影进入内地市场,亦都因应着内地电影工业的变化。
讲者林锦波
九十年代末香港电影逐年减产,甚至很多大公司基本已经停产,情况危急。九七前后,只剩下大概两间公司顶住整个市场。2003年,《无间道》为香港电影最后一次写下“神话”。其出品公司寰亚能以相对较现代化、规范化的现代企业管理方式去拍电影,带动整个工业转型的开始。同期的内地电影工业也正在衰退。因为从八十年代开始,很多内地片厂由国有变成自负盈亏,令整个工业走向下坡,03年亦正陷入低谷,直至近十年,因国家政策与经济情况的转变才有所好转。
在合拍片的发展过程中,香港电影公司在03年至10年在内地的发展上还有一席之位,既因拥有资金,亦因在商业电影的制作上更有经验,在合拍片发展初期亦见成绩。但随着内地电影工业的转变,香港电影人要去适应内地市场的不同口味。回顾过去几年的内地票房成绩,最卖座的十部电影中有四至五部是香港导演的作品,这显示了香港电影人的威力和在内地电影市场的地位。虽然有人会说那些电影没有“港味”,并非真正港产片,然而庞大的内地市场实在不容忽视。香港电影人并非没有才华和力量,而是香港电影工业力不从心。在过去几年,香港电影(包括合拍片)的产量大约维持每年50至60部,占总本地票房约为18%至20%;如只计在本地发行的港产片,比例就只剩下6%至8%,其余大部分票房则被美国大片占据。如果没有了内地市场,就无法养活这么多电影人,香港电影工业就会消失。
电影公司则刚好相反,未能像香港电影人一样进军内地发展,反而逐渐退出内地。因为从03年合拍片开始时,内地需要资金和制度,香港在制度、经营和发行的模式,对内地电影业起到带领的作用。如令任务已成,而内地近五年资金亦涌现,香港电影公司遂慢慢退下火线。
香港电影的范式转移应当是拍戏观念的变化,其中包括电影人的市场观念转移。以前拍电影的对象是香港观众,或者也包括东南亚和台湾的观众。自从回归之后,尤其是到2003年,就变成面向大陆市场,进而又发展为面向“大中华市场”。合拍片的大市场代替了香港八九十年代中前期的市场范式,当中蕴含很多复杂因素。
主持李焯桃、讲者朗天
其中一个因素是合拍片本身有变化:从早期的摸索期,到中段磨合了,再变到现在大陆不需要香港电影公司。在摸索期,香港电影人退避,不拍以往擅长的给香港市场看的电影(黄赌毒题材),转而专门拍大型古装动作片。因为在内地拍黄赌毒题材并非易事,古装动作片便能回避不少敏感题材。
到2010年摸索期过去,开始分为两条线。其一,香港电影人继续拍合拍片之余,找到一种暗度陈仓的方法,加入自己的想法和香港人喜爱的题材、手法,因而出现了一些表面符合中国市场,内里实则讲香港人心照不宣之事,最典型的例子是《毒战》(2012),个中导演代表除了杜琪峯、韦家辉,还有徐克和尔冬升等。
《毒战》海报
其二,一些香港电影人放弃大陆市场,转而拍只给香港人看的本土电影。近五年来,香港出现了传统商业和艺术电影市场之外的本土市场。这个本土电影的市场很小,未必符合经济效益,反而更侧重一种“我要拍给某些人看”的观念,面向关爱本土的观众。由《打擂台》(2010)开始,到最近的《一念无明》(2016),这些电影的拍摄都未考虑大陆市场。
《一念无明》剧照
用“失败者”的意识形态亦能阐释前面讲述的过程。以下四部戏未必都有失败者的角色,但都包含一种失败者的意识:
一、《无间道》:“不认输”到“不怕输”
两个主角都寻求一个身份的转换,一个想由卧底做回普通警察,另一个想丢弃贼的身份只做警察,最后两人皆以悲剧收场。这是中英关系的暗喻:回归之后香港人想做中国人。但结局众所周知是失败,既是情节上的失败,也包含失败意识。回归前风行八十年代的香港电影的“大香港意识”实质上就是“不认输”,但回归后,“不认输”受到了很大冲击,体现在作品上就会表现为不得不面对失败的可能。要解决冲击,就要再创造出“不怕输”。明明已经失败,但嘴硬不认,就算是输亦都不怕。
《无间道》剧照
二、《投名状》:无怨无悔“不怕输”
不怕输,就是对一件事抱着“我很棒”的心态,无论怎样都能适应。这些体现在李连杰的角色里。虽然李连杰本身是内地演员,但他演出的经典香港电影都让他能够在这部戏里代表香港人。从他身上可以见到香港人怎样在大陆讨生活的心态,就是“无论怎样我都能搞定”,以及最后他会觉得自己是对兄弟好的,到头来一帮兄弟却被他出卖。“不怕输”,就算输了都不怕,至死不悔。
《投名状》剧照
三、《打擂台》:至少发挥过
“不怕输”来到《打擂台》,已经提升到一定高度。咸鱼被迫翻生,昙花一现、回光返照。输了不要紧,至少发挥过,即是“不怕输”到输了都能找到解释,断了输后被迫要反省的后路。
《打擂台》剧照
四、《树大招风》:“不怕输”到“好想输”
来到这里已经变成了"好想输",不单“不怕输”,还要快点输。输了好让自己有借口,“我有发挥过”,“ 以前好过现在”。《树大招风》的三个主角不知不觉走向自毁,情愿一搏,好过苟且偷生。整部戏让观众眼睁睁看着他们输,还要感慨今时不同往日。
《树大招风》剧照
香港电影的去路……
纵观世界电影发展现状,不少国家都有专项资金帮助本土电影和新导演的发展。有些国家更有学习荷里活或与荷里活合作的经验作为强大的基础,令本土电影更容易生存。近年来香港政府也推出“首部剧情电影计划”帮助本土新晋导演,制作出了《点五步》《一念无明》等作品,但前景尚不明朗。香港电影产业既没有如韩国和泰国般的荷里活学习合作史,也没有强大的经济支持,因此本土电影市场的发展仍未能乐观。另一方面,香港电影是一种很特殊的存在。从市场的角度看,香港电影与"大中华市场"华语电影间的关系,并不能完全参考英语电影的界定标准。朗天表示,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电影,不论制作成本与电影类型,香港电影都有一种特别的气质与味道,不论去到哪一个市场都能感觉到;而正因为类型和模式的多样性,很难把一个特定的规范加在港产片上。
《点五步》剧照
真正广受世界欢迎的电影其实并非刻意迎合特定观众,而是发自肺腑的艺术,超越了娱乐与商业层面。这种电影的创作人有很多自己的想法,而这些想法具有普遍性,得到一众观众认同,才会令电影受欢迎。朗天认为,以前香港电影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导演只拍自己想讲的故事,所以就算拍得多烂都能在唐人街受到外国人喜爱,
“不论市场多窄、多奇怪,都去拍,才有机会杀出一条血路。”
第四十一届香港国际电影节“范式转移:后九七香港电影”主题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