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为什么在新野跟刘备道别后,才回来说有诸葛亮这个人呢?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 徐庶览毕(徐庶看完母亲来信),泪如泉涌。持书见玄德曰:某本颖川徐庶,字元直,为因避难,更名单福。……争奈老母今被曹操奸计,赚至许都,将欲加害。老母手书来唤,庶不容不去“……玄德闻言大哭曰:“子母乃天性至亲,元直勿以备为念,待与老夫人相见之后,或再得奉教“。徐庶便拜谢欲行。玄德曰:“乞再聚一宵,来日饯行“。 孙乾密谓玄德曰:“元直久在新野,尽知我军虚实,若使归曹,我军危矣。主公宜苦留之,切勿放归曹营,操见元直不去,必杀其母。元直知母死,必力效主公为母报仇也“。玄德曰:“不可,使人杀其母,吾却用其子,不仁也;强留不使去,绝其子母之道,不义也。吾宁死,不为此不仁不义之事“。众皆感叹。
玄德请徐庶饮酒,庶曰:“今老母被囚,虽金波玉液不能下咽“。玄德曰:“今闻公将去,如失左右手,虽龙肝凤髓,亦不甘味“。二人相对而泣,坐以待旦。 诸将于城外安排宴席饯行,玄德与徐庶并马出城,至长亭,下马相辞。
玄德曰:“备分浅缘薄,不能与先生相聚,望善事新主,以成功名“。庶泣曰:“某才微智浅,深荷使君重用,不幸今半途而废,纵然曹操相逼,庶亦终身不设一谋“。玄德曰“先生既去,备当远遁山林矣“。庶曰:“某与使君共图王霸业者,侍此方寸耳,今老母故方寸已乱,纵使在此亦无益矣“。诸将无不伤感,玄德不忍相离,送了一程,又送一程。庶辞曰:“不劳使君远送,庶就此告别“。玄德就马上执庶手曰:“先生此去,天各一方,未知相会在何日!“。说罢泪如雨下。庶亦涕泣而别。玄德立马林畔,忍看徐庶乘马匆匆而去。
可能有人要喷 :历史上徐庶和刘备不是这么回事,别拿三国演义说事情了。但请注意: 这个问题显然是以小说角度提出的,所以只有以相同意境才能回复贴题。 如果仔细读慢慢体会,我觉得一般应能理解这种情况,就是刘备与徐庶之间的一种真情实感。徐庶通过和刘备的一段相处,再加上这最后的分别场景,完全理解刘备作为一个有为之主,在自己不得已离去时的心情,而由于母亲被囚禁,方寸大乱,临走把可以减轻刘备痛苦的事情---举荐诸葛亮给忘记了,走了一段冷静下来想起来,又返回去告诉刘备,事情就这么简单,没有啥奇怪,也没有啥不可理解的。更不必再多做解读,另作不必要的解释和推测,想来罗贯中先生的本意也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