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璐
编者按:11月1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结束了长达12天的亚洲五国之旅。和外媒大气长舒,直呼“幸亏没有发生什么大问题”迥异,从马尼拉启程离开的特朗普看上去心情明朗,他盛赞此行成果烁然,在推动半岛无核化、建设自由开放的印度洋-太平洋地区、以及经贸交往问题三大目标上更是取得了“巨大成功”。
而作为亚洲行的一部分,特朗普此次访华得到了中美双方及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毫无疑问,创纪录的2500亿美元经贸大单将在未来至少一段时间给中美关系定下积极基调。但与此同时,特朗普政府逐渐浮出水面的“印太战略”,以及其一贯的“美国优先”思维模式又引发不少警惕性论调。在此背景下,中美关系将会如何发展?中国是否已经找到了应对特朗普的方法?搜狐号“望远鏡”对话美国前外交官包道格,后者提出了独到的观点。
被称为“华府四人智囊团”的包道格(Douglas H. Paal)是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研究副总裁,负责亚洲事务,并曾在里根政府和老布什政府的国安会任职,是掌管亚太事务的高层官员, 直接参与亚太事务的决策。在克林顿政府期间,他以在野身份参与亚太事务,之前他也曾在美国驻北京和新加坡大使馆任职。
整场对话,包道格向搜狐号“望远鏡”总体解读了亚洲之行的成果,意义,并就公众瞩目的中美2500亿美元贸易协议和“印太战略”抛出鲜明的个人观点。坐在北京瑞吉酒店茶室内的包道格高大魁梧,谈吐中肯,而就在上周,特朗普访华之行正是在这个酒店下榻。
望远鏡:就在昨日,特朗普总统结束了他的亚洲五国之行——这是美国总统25年来对亚洲进行的最大规模的访问。这一次的访亚之行,您觉得最主要的议题是什么?
包道格:如果我们相信印太战略是这次访亚之旅的中心议题,我相信政府会十分乐见的,这无可厚非。但问题在于,这届政府压根没有解释这个主题的内涵,他们很可能只是为了给这趟旅程赋予某种目的,在最后一刻冒出了这一主题。
事实上,我认为这次访亚的真正目的就是履行政府的正常职能,即与这一区域以及我们的盟友保持良好关系,努力与中国接触,应对我们面临的挑战。从这个层面上讲,朝鲜和经贸问题显然是华盛顿的关注点。这样的主题看上去并不雄心勃勃,但是最低限度的必要。
同时,它也反映了这届华盛顿政府对国际问题的疏远。正因为如此,他们只能完成出访的常规动作,而不是在此之外寻求更多。
望远鏡:您如何看待中美此回签署的2500亿贸易大单?
包道格:这次访华本应该在贸易之外达成些什么,但情况是并没有。美国政府很显然缺乏足够野心寻求贸易之外的收益。我赞同许多中国人的观点,北京已经想出了一套应对特朗普总统的办法,他乐于被人奉承,热衷谈论双边贸易。
但应该认识到,2500亿美元的贸易协议并非美方主动,事实上这是由中方推动的,是中方揣摩美方意图的结果。我还是那样认为,美国政府此回出访的野心远远不够。在中共十九大之后,这本应是与中国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打交道的绝佳机会,后者充满自信,事实上整个中国都弥漫着自信的氛围。
这是一个解决大问题的好时机,不论是朝鲜半岛的未来局势,还是中美长期战略竞争问题。所有这些问题在这次访问中几乎都没被提及。
望远鏡:2500亿美元大单里有不少是不具备约束力的。有批评称,这些公开协议的“表演成分”要大于它的实质意义,您怎么看?
包道格:还是有不少实质性的协议。中国已经承诺了这些合同的一部分,帮助推动它们的发展。尽管并没有和大型的新公司签订新的合同,但对个体公司而言,让中国政府来助力推动还是很有效的,这会有助于项目的审批和通关过程。所以说,这些贸易协议不可能什么也不是,但也并非相当多。
望远鏡:很显然,经贸、投资以及亚洲地区的经济关系仍然是特朗普政府的核心利益所在。在这个意义上,他对“美国优先”的坚持到底意味着什么?
包道格:这很可能意味着,当特朗普总统回到华盛顿,他将采取一些措施限制中国商品对美国的进口,并努力促进美国商品的出口。此外更重要的是,他会试图限制中国企业进入美国市场。这是一个负面的议程,尽管被描述为对美国工人的保护,但实际上可能会损害美国的长期利益。
我并不认为在经贸或是安全领域,华盛顿正在进行必要、正确的工作。关于双边贸易,我们应该加强的是高附加值的服务贸易,这是美国在出口市场上的定位。但特朗普总统的关注点显然不在此,他在意的是制造业,而很不幸的是,这是一种倒退而非前进。
望远鏡:有一种声音,特朗普此次访亚最大的成果,就是他要求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将重点放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基础设施投资上。这是否会被解读为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竞争?
包道格:我清楚“印太联盟”被视作与中国的长期性战略竞争是不可避免的。有很多人认为,美国海外私人保险公司和日本国际协力银行(Japanese Bank for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签订的一系列协议是在为与“一带一路”抗衡的增加筹码,就我个人的观点,这完全是病态的理解。我们一直在与“一带一路”合作,而非竞争。
望远鏡:特朗普总统是否可能在未来某个时间加入“一带一路”倡议?
包道格:我认为这个事情正在到来。我的意思是,这一天可能是特朗普四年任期中的任何一天。当然如果他在2020年连任成功,这就变成了八年。我十分希望他可以做出一些调整,虽然直到目前,我还没有看到这一迹象。
望远鏡:有人认为,“印太战略”只是空想,在现实层面很难落实。但我们知道,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美国为其“亚太再平衡战略”投注了大量精力。考虑到日本、澳大利亚和印度各方的利益诉求,似乎“印太战略”还是有一定的实施可能性的。
包道格:“印太战略”的构想可以追溯到2006、2007年左右,但事实上并没有成型。澳大利亚也许有所保留,我始终认为他们对于要走多远持有保守态度。
至于印度,尽管十年间领导班子全然不同,但表现始终差强人意,当然在莫迪先生的领导下,印度也许会比之前的做的更多。不少美国人对印太战略抱有很大期望,我个人是持怀疑态度的。
在我看来,在特朗普访亚之行启动前,日本就先行提出印太战略,这对华盛顿来说是莫大的安慰。这给了似乎没有什么想法的他们一些谈资。但直到最后,特朗普总统也没能在公开演讲中完整地阐述这一概念,即使是给盟国的内部简报里,美国官员也没有敷演出“印太战略”的具体细节。
望远鏡:“兄弟情”(Bromance)这个词近来时常被外媒用以形容中美两位领导人的关系。您怎么看这个词?
包道格:特朗普总统的性情是不寻常的。习主席又是一位相当自信,乐于在全球有所作为的领导人。习主席如今在国际舞台上表现得十分活跃,完全不受中国传统落后经济的制约——事实上,中国也已经不再落后了。
正如习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阐述的那样,中国现在已具备新的能力,能够参与解决从贸易到健康再到安全问题的各项国际事务。尽管从表达这种参与的热情到实际落实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在我看来,习主席的确是一个很活跃的领导,他将保有这种自信,以此和特朗普这样的领导人交涉。
望远鏡:两人之间确实存在鲜明的差异。一个显著的对比是,习近平主席为全球化提供了有力的辩护,但特朗普总统在上任的第一周就正式退出了TPP,这似乎是一种反全球化的姿态。您怎么看待这种差异?
包道格:如果美国政府做出不再支持全球化的姿态,这不过是给别人扮演这个角色提供了机会……但是毫无疑问,中国从开放的全球市场上获益,而维持这些市场开放,也对中国自身有利。
望远鏡:CNN的一篇评论文章称,特朗普政府的“退出”,正在为中国的领头留下政治真空,您如何评价这一说法?
包道格:完全正确,特朗普总统正在为中国创造领导的机会,正是这样。
(李晓萌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