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11日,是刘少奇同志诞辰110周年纪念日。
1998年夏,我曾采访王光美,听她谈"文革"往事。我有责任写一篇文章,作为对那次采访的追记,也作为对刘少奇、王光美的纪念。
王光美和江青的奇特关系
关于新中国第一冤案--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兼国家主席刘少奇冤案,我的切入点依然是:刘少奇究竟什么时候才知道,"文革"要在中国爆发?
王光美回答这个问题时,激动的情绪难以掩饰:"'文革'要爆发,少奇他事先完全不知道。"
王光美的说法使我十分惊诧。须知,自1953年起,中共中央便分为一线、二线,由刘少奇在一线主持中央日常工作。虽然不少重要决策,仍由身居二线的毛泽东主持作出,但在决策程序上,特别是1960年代,在一线实权大大扩大的局面下,毛进行全局性布置,已很难绕过刘主持的政治局常委会议和政治局会议。(金冲及主编:《刘少奇传》,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第743、838页)
1960年代的格局,具体说来是,刘少奇在总书记邓小平协助下主持党中央工作,周恩来主持国务院工作。周也要向刘请示。刘只有重大问题才向毛泽东报告,请毛发表意见或作决断。若毛不在京,除极其重大的问题外,刘可与在京常委商议后,对任何问题当场拍板。
王光美对我说:从延安到北京,中共中央就形成了这样的惯例,"主席不在,少奇代。主席、少奇都不在,总理代。……总得有人坐镇嘛"。
那么,毛泽东是怎样发动"文革"的呢?或者说,毛泽东是怎样越过中央一线,掀起对党内"走资派"的大规模"阶级斗争"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