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军情作者:执戈者
自冷战之后,美国对外用兵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组团儿打群架”:海湾战争、空袭南联盟、出兵阿富汗和伊拉克、打击利比亚、围堵叙利亚等等,均使用了“群殴”策略,而且屡屡奏效。
在与伊朗矛盾不断激化的情况下,美国现在又试图把这一策略加诸伊朗身上,一方面在中东地区组织反伊朗阵线,另一方面,牵头在波斯湾地区搞“护航军事联盟”,到伊朗家门口搞施压围堵——然而,美国的策略这一次却遇到了难题。
首先是美国拼凑的中东反伊朗阵线面临麻烦。去年9月,美国就曾提出所谓“中东战略联盟”的集体安全协议,试图把海湾合作委员会的6个国家以及埃及、约旦拉入其中,组建“海湾北约”反伊朗阵线。但是,上述国家虽同为美国的军事盟友,但内部纷争不断,“海湾北约”提出近一年之后,仍然停留在纸面上。
法国《费加罗报》近日刊发题为《中东反伊朗阵线产生裂缝》的文章指出,即使支持特朗普对伊朗施加“最大压力”政策的美国盟友阿联酋也明确表示,“本地区不允许战争”。美国中东重要盟友沙特的态度也同样摇摆:虽然萨勒曼国王主持的大臣会议呼吁对伊朗威胁予以“决定性反击”,但是非常亲近白宫的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则声称他“不想要战争”。
阿联酋不仅反对本地区战争,也不支持伊朗政权更迭。阿联酋外交官明确指出,“赞成特朗普要伊朗政权改变行为的路线,但不支持博尔顿推翻伊斯兰共和国的主张”。舆论认为,这几乎是表明了要与美国对伊朗政策拉开距离的态度。
除了中东反伊阵线的裂痕之外,美国提出的与盟友组建旨在维护海湾地区航行安全的“护航联盟”,也应者了了。按照美国军方的设想,这个所谓的“护航联盟”,以美军为首、以海湾国家为主要成员、以地区军事盟友为辅的“武力护航联盟”——美军扮演指挥、监督角色,盟国海军则需承担巡逻与护航工作。
美国提出组建“护航联盟”的理由是为了保障船只从霍尔木兹海峡到曼德海峡间的航行安全,但美国智库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高级研究员布莱恩·克拉克却指出,美国此举更多是出于政治目的。有国际军事专家分析说,“护航联盟”的头等要务并非“护航”,而是对伊朗在霍尔木兹海峡的军事行动进行最大限度的牵制和威慑。
各国对于美国组建“护航联盟”的消极态度,从一贯追随美国的英国表现就可以看出,尽管英国与伊朗之间发生了拦截油轮风波,然而英国政府对于是否参与“护航联盟”却三缄其口。英国政府发言人日前回应此事时也只是说,“鉴于该地区航运最近受到的威胁,我们正与美国讨论增加军事存在的问题”。
同样收到“护航”"邀约的日本,则明确给出了否定答复。7月16日,日本防卫相岩屋毅在当天的记者会上表示,“现阶段,日本自卫队暂不考虑参加”。岩屋毅强调,目前阶段最重要的是要关注事态发展形势,并通过外交层面努力缓和紧张局势。包括执政党在内的多个日本政党已明确表示,根据现行法律,东京不可能派遣具有攻击性的军舰和战机加入美国组建的军事联盟。
之所以出现美国中东反伊阵线内部的分歧与组建“护航联盟”遇冷,是因为各国在对伊政策目标上与美国存在巨大差异,对于目前伊朗问题上的首要关注点也显然不同。
包括欧盟在内的国际社会认为,挽救近乎名存实亡的伊核协议才是当务之急。为了讨论伊朗核协议的走向,挽救濒临存续危机的协议,欧盟成员国15日在布鲁塞尔举行了外长会议。英国外交大臣亨特表示,虽然作为美国最亲密的盟友,但英国并不同意美国处理伊朗危机的方式。目前依然有谈判的空间,仍然有可能延续伊朗核协议。法国外交部长表示,欧洲在试图维护协议时要保持团结。
另一个原因在于,组建“护航联盟”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敏感性。从霍尔木兹海峡到曼德海峡这一段水域异常敏感,如果“护航联盟”在这一地区展开军事活动,有可能诱发“擦枪走火”式的误判和意外,促使军事对抗进一步升级,这显然是多方都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上述情况表明,冷战后美国热衷的“组团儿”打打杀杀式的行为已经不得人心,特别是在涉及到各国具体利益和目标巨大分歧的伊朗问题上,美国显然无法“重复昨天的故事”,这是美国需要认清的现实。当然,特朗普这几天也不全是坏消息,当地时间17号,美国众议院否决了民主党议员提出的弹劾特朗普总统的议案。那么,为了争取连选连任,特朗普会不会铤而走险,为捞选票而对伊朗开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