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短短数年间,各国军队消耗了几十亿支步枪,上百亿发子弹。战争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却直接带动了工业的进步,特别是军工业得到飞跃式发展。“二战”结束至今将近80年,“二战最强兵器”的评选仍方兴未艾。那么,在同盟国与协约国的生死对决中,哪些步枪有资格被评为“轻武器之王”呢?
No.1:StG44型突击步枪
“StG44型突击步枪”可谓步枪历史上的传奇。1939年,纳粹德国的黑内尔公司首先推出了划时代的一款轻武器。这种步枪可容纳30发子弹,可单发也可连射,可采取冲压技术生产,拆卸简单,成本低廉。德军军官如获至宝,但设计方案却被元首希特勒给毙了。希特勒自觉身经百战是个老兵,对于有效射程不到500米的步枪不屑一顾。
然而老式毛瑟步枪与新式“StG44型突击步枪”相形见绌,为了尽快量产,军官们一方面要求军工厂改变设计,兼容库存的毛瑟步枪子弹;一边改名“MP-43”,在库尔斯克战役进行试点。实战中,士兵们对“MP-43”赞不绝口,希特勒收到报告“龙颜大悦”,下令大规模生产,亲自命名为Sturmgewehr44(简称StG-44)。
在纳粹军方的支持下,黑内尔公司在两年内生产了40多万支“StG44”,获得苏德战场的纳粹官兵一致好评。“二战”后,美国仿照“StG44型突击步枪”设计了“M16”;苏联将“StG44”送给盟国,一直到叙利亚内战中还有缴获。
NO.2:MG34/42通用机枪
“MG34/42”机枪号称“希特勒电锯”,是“二战”重机枪的巅峰之作。其实“二战”的欧洲战场打法都很单调,还是“一战”时阵地战的老套路,只有德国的“闪电战”、“坦克战”有所创新,跟中日战场上演的“地道战”、“地雷战”、“游击战”、“围城打援”等战法没法比。
欧洲对阵地战的执著终于催生了“机枪之王”,“一战”后,战败国德国被限制生产水冷型重机枪。但德国复仇的火焰从未熄灭,军工厂在暗中改革技术设计出一种通用机枪——MG42.这种机枪可采用两脚架、三脚架,既可搭配70发的弹鼓,也可装备300发的弹箱,可以从从容切换轻/重机枪模式。有效射程可达1000米,可随时更换的枪管免去了水冷的繁琐,美军参战时都对MG42的设计水平自叹不如。
MG42作为纳粹德军的火力支柱,从法国大陆转战苏联、北非、诺曼底、柏林。无论是极度的严寒还是沙漠,MG42都成了盟军的噩梦。在莫斯科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中,MG-42的气冷式设计成了意外收获,零下40°的冬天使枪管利用率从300发提升到了600发。整个“二战”期间,MG-42一共生产了100万挺,充分证明了德国机床工业的辉煌时代。
NO.3:汤普森冲锋枪
“汤普森冲锋枪”又名“芝加哥打字机”,用来形容冲锋枪发射时的“哒哒”声。此枪原产美国,在“二战”期间,美国军方的订单达30万挺,一开始却并不畅销。美军一看射速每分钟1500发,100发的弹鼓4秒打完,有效射程就50米。这种枪有什么用呢?
美军没下单,汤普森公司为了挽回损失转而向警方推销,警方认为大材小用,销路一筹莫展。万万没想到,美国政府忽然颁布“禁酒令”,一时间走私风行,黑帮斗争腥风血雨。而最适合短距离“火拼”的汤普森冲锋枪备受黑帮欢迎,销路高涨。面对火力空前强大的黑帮,警方这才紧急下订单,“芝加哥打字机”更加大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