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悦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国内 >正文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西南分院执行副院长闫雨:优化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2020-11-24 04:19    

北京2020年11月20日 /美通社/ -- 营商环境好,则人才进、资金聚、企业兴、产业旺。营商环境是地方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为了优化营商环境,多地走出了优化营商环境的新路子,积极探索创新破解难点堵点。

自2019年以来,环球网偕中外主流媒体、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专家学者走访多个地市,深入了解地方营商环境、调研各地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开展的创新性举措,既给当地“把脉问诊”,也传播“中国好声音”。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发掘新的发展动能,推动区域营商环境持续向好,2020年11月26日,由《环球时报》、环球网联合主办的“2020环球趋势大会—营商环境高峰论坛”将在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楼启幕。论坛将由专家学者、政府代表展示各地优化营商环境的精彩案例,给更多地方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提供借鉴。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西南分院执行副院长闫雨对营商环境研究颇深,也多次到地方调研并对多地营商环境水平有着直观的认识。2020环球趋势大会前夕,环球网特对闫雨进行了专访,邀其分析了今年各地格外重视营商环境的缘由,列举地方优化营商环境的独到举措,并指明营商环境发展趋势。

优化营商环境没有完成时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是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

环球网:2020年各个地方一大看点是优化营商环境,多地开展了创新性举措以优化营商环境,为什么今年各个地方如此重视营商环境?

闫雨:2020年1月1日,《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正式施行,标志着中国营商环境建设进入制度化、长效化的新阶段。其中明确指出,“国家鼓励和支持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情况,在法治框架内积极探索原创性、差异化的优化营商环境具体措施”。

2020年,亦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胜疫情的关键之年。7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的实施意见》,再次向全社会、全世界展示顶层设计对优化营商环境的高度重视,坚定市场主体发展信心,改革向纵深推进,鼓励地方创新,在探索中完善,确立了风向标。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是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中国确立“双循环”战略格局,经济发展速度换挡,国际产业竞争环境更趋激烈,产业迭代速度明显加快。

新经济产业发展的核心在于创新,是人才、技术、平台等软资源的升级,也是供给侧改革、城市整体提升的最佳窗口期。基于各地区不同的产业积累与创新方向,营商环境建设有共性,也有差异,占领产业制高点,开展国际产业合作协同,需要吸引异质性人才、优质要素,完善与新经济相配套的人才环境、创新环境、法治环境、政策环境、生态环境、文化环境等综合营商环境,激发企业潜力,聚焦未来的产业逻辑。优化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当前进入了新的阶段。

智能化助力资源优化配置

上虞营商环境建设整体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环球网:10月份,环球网偕北大经院专家学者一起到上虞调研。经此一行,您认为上虞营商环境印处于何种水平?有哪些令您印象深刻的地方?

闫雨:上虞营商环境建设整体水平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在智能化建设方面成效尤为显著,为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了科学支撑,这主要体现在一下四个方面:

首先,精细管理、联合监管。绍兴市上虞区通过“一码管地”改革试点,创新落实“多测合一”“多证合一”“多审合一”“测验合一”等多个“合一”工作机制,用“一码”串联测绘、规划、审批、供应、登记业务全过程,逐步建立起自然资源领域“整体智治”管理新机制。企业只需在签订合同环节递交一次申请材料,系统便会自动提取登记所需资料,实现零资料无感知码上直办拿证,办理时限由原先的3个工作日提速至即办。全区基本实现土地赋地籍码全覆盖,实施不动产“地籍码+”联办机制,推动多方联动,探索与司法、税务、建设、金融、教育等多部门的“码”上合作,构建标准规范体系,形成平台数据多部门共享复用的良好格局,开创了自然资源管理“浙江模式”。其中,不动产登记网上不见面审批,这是区不动产登记工作的重大创新,在全省乃至全国尚属首例,已列入省、市试点。

其次,数据跑腿、高效规范。上虞区在全省率先建成全流程“不见面”招投标平台,又率先开发乡镇街道‘线上开标’系统,目标是全面规避乡镇(街道)的工程“微权力”“微腐败”,电脑智能比对分析,有效防范围标、串标等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确保实现智能化监督的最后一公里,街道“不见面”招投标所有数据都上传到“政务云”上,节省维护精力和成本,统一规范、公开透明、服务高效、监督到位。

第三,惠民便企、信用先行,“信用云”成为上虞一张的亮丽名片。上虞区信用云平台以大数据共享,构筑信用新环境。全区依法整合行政类、市场类、金融类等信用大数据和企业在互联网上的经营行为大数据,建设“银企在线对接平台”“企业精准扶持中心”,探索“监管+风险+信用”为内容的“三位一体”监管模式,成为对企业信用进行事中事后监管的有力工具,帮助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解决生产经营性流动资金短缺难题,降低融资成本,有效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贷款难”等问题,防范融资风险。

最后,民之所望、施政所向。上虞区率先开展“链长制”之制度创新,地方政府自觉肩负更艰巨的经济治理责任,加强前瞻设计和战略谋划,凡属市场不能有效解决的,主动作为,规范项目审查机制,依托智能化平台开展过程管理,动态整合区域各类资源,为企业主体解难,统筹推进产业链企业发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人才引进、技术创新等重大事项,保障新兴产业和优势项目落地,开展生态保护修复治理、‘无废城市’建设、‘五水共治’等工作,在更高层面上加速完善优质产业生态,保障产业链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

“十四五”规划中创新为首

创新环境是营商环境中最关键的部分

环球网:您去过很多地方调研也研究过很多营商环境方面的案例,基于此,请您谈谈营商环境的发展趋势。

闫雨:“十四五”规划,创新为首。可以预见,创新环境是营商环境中最关键的部分。汇聚创新要素、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围绕重点产业构建技术创新体系、培育产业创新生态,是优化营商环境的着力点。

在这方面,有的地方政府具有前瞻意识,紧跟营商环境发展趋势。比如,上虞区以政府引导、企业主体、院校合作模式,建设产业协同创新中心、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等国家级创新载体,重点吸引专家团队、创新人才、创客、风险投资等创新要素。以龙盛研究院为代表的企业研究院,是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为基础,整合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工作站、海外研发中心和多个国内产学研创新平台的专业化研究院。同时,上虞区还通过建设网络平台、科技园区等重要创新载体,汇聚各类创新要素,提供智能化基础条件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