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悦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军事 >大V观点 >正文

美实测升级版“阿帕奇卫士”武直 可远程遥控无人机

2020-11-20 18:02    

6月28日报道 英国《简氏防务周刊》网站报道称,美国陆军6月24日宣布已经对升级到新的Lot/6版本的波音AH-64E“阿帕奇卫士”攻击直升机进行了作战测试。

报道指出,此番作战测试目的是对升级后的“阿帕奇”武直搜索捕捉目标,以及与无人机协同作战的能力进行检测。在得克萨斯州胡德堡进行的测试中,升级后的“阿帕奇”与无人机和地面部队协同行动。

美国陆军军事测试分析师拉里·胡德表示:“这次作战测试搜集了AH-64E Lot/6版本在陆地和海上执行攻击、侦察和安保任务的能力数据。”

资料图片:美军AH-64E武直遥控“捕食者”无人机作战示意图。

资料图片:美陆军AH-64E武直机群。(图片来源于网络)

英媒称,将现役的“阿帕奇卫士”武直升级至Lot/6版本是总耗资为15亿美元、将美陆军现有AH-64D改装为AH-64E的更广泛努力的一部分。正如美国陆军所说,Lot/6版本包含一套“可大大延长防区外攻击距离,堪称对抗复杂混合威胁的游戏规则颠覆者”的现代化昼间用瞄准传感器组件、一个升级版“作战态势感知决策辅助”系统以及升级版任务处理器等。

报道称,Lot/6版本是美国陆军为使AH-64E武直充分发挥作战潜力而作出的最新努力,在早些时候增强性能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些独特的新功能。

鉴于美国陆军越来越希望能从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舰艇的甲板上起降“阿帕奇”,有关新型“阿帕奇”直升机包含海上瞄准模式以及辅助目标探测/分类功能的披露尤为引人关注。尽管“阿帕奇”并不是类似美海军陆战队部署的AH-1Z“蝰蛇”那样的专用舰载武直,但美陆军已经对“阿帕奇”机体本身及其机组人员的装备进行了一些改进,以便于开展海上作战行动。

资料图片:美海军陆战队AH-1Z武直从舰上起飞。(图片来源于网络)

【延伸阅读】树梢杀手!“阿帕奇”攻击直升机战记

本图集将为您详解AH-64“阿帕奇”这一“树梢杀手”的传奇故事。

 AH-64系列攻击直升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72年的美国陆军“先进攻击直升机”(AAH)项目。该项目是为研发一种能够取代图中已下马的AH-56“夏延”(原本为取代AH-1所研制)的新型对地攻击直升机,以应对当时苏联庞大的装甲集群威胁。

当时美国国内有两大厂商的方案进入了AAH项目竞标的最终阶段,分别是贝尔直升机公司的YAH-63A(左图)和休斯飞机公司(1984年并入麦道公司,麦道后于1997年被波音公司收购)的YAH-64A(这时的原型机使用的是T字形垂尾)。首架YAH-64A于1975年9月30日首飞,YAH-63则于10月1日首飞。在经过了多轮测试后,美陆军于1976年12月10日宣布,生存性能更强的YAH-64中标,AH-64生产型于1982年投产,1986年4月正式服役。

作为美军现役主力攻击直升机,“阿帕奇”在汲取AH-1“眼镜蛇”的作战经验的基础上,采用了许多经典设计,但又有很多创新之处。 图为AH-64D结构图。

与AH-1相同,AH-64也采用了串列式座舱布局,前座舱为炮手(副驾驶),后座舱为飞行员。之所以采用该布局,主要是考虑到炮手在前,便于布置机关炮的观瞄系统,飞行员的位置高,拥有更好的视野。为保障生存性,两座舱均有独立操作系统,并用装甲板隔开,可确保在任一座舱被毁的情况下,另一幸存乘员仍能驾机返航。图为2012年8月拍摄的驻阿英军的 WAH-64D直升机座舱。

 为应对敌方的低空防空火力,“阿帕奇”机身采用了完备的装甲防护系统(全机身装甲重1.1吨)以及自密封油箱(被命中后不会漏油),乘员舱和旋翼都可抵挡一发23毫米高爆弹直接命中。即使坠毁时,起落架也能吸收大部分能量,保护机组人员。图为AH-64装甲防护示意图,最右小图为“阿帕奇”三重装甲防弹保护层原理示意图。

 “阿帕奇”除上述保护措施外,布置在座舱两侧的设备舱也可为机组人员提供额外的防护性能,减少被敌方火力直接命中的概率。图为2010年8月,美军公开日上的AH-64D。

 “阿帕奇”还有一大“护身法宝”,别名“黑洞”的红外抑制装置,这种设置在发动机排气口附近的冷却装置可以不断吸入附近的冷空气来降低AH-64的红外信号特征,降低被敌方红外寻的导弹命中的概率。据英军“阿帕奇”机组人员介绍,曾有人尝试在发动机工作时,触摸排气管,结果未被烫伤,可见“黑洞”系统的功能强大。

图为AH-64D“长弓阿帕奇”的炮手(副驾驶)座舱,除了左右两块多功能显示器外,中间还有一个M-TADS/PNVS(现代化目标截获照射瞄准具/夜视传感器)的传感器显示器,可为炮手在夜间或恶劣天候下提供清晰的光电或红外目标图像。

 图为2015年6月,美军作战演习中的AH-64D(BlockII型)炮手。

 图为AH-64D的飞行员座舱,仪表布置更为紧凑一些,除了常规仪表外,可以注意左下角的小键盘(炮手座舱也有),这个是供飞行员和炮手进行数据和资料交换用的,也可以用于飞行员或炮手向僚机或后方指挥部传送信息。

图为2012年新加坡航展上拍摄的AH-64D飞行员座舱的小键盘特写,其上方的黑黄色装置是座舱盖紧急弹射开关。

 除了标准仪表外,“阿帕奇”机组都配备有“综合头盔显示与瞄准系统 ”(IHADSS,即左侧的单目镜片),它可以使飞行员(炮手)在夜间看到舱外原大小的景物图像,还可叠加空速、飞行高度、方位等数据,利用该系统,飞行员还可以实现与M230机关炮的联动(炮口自动指向飞行员的目视方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看哪打哪”,这一功能不论是在对地攻击,还是在空战中都很有效。小图为游戏中的IHADSS单目镜图像。

图为M230链式机炮与炮手IHADSS联动的动态图。

 “阿帕奇”的飞行员和炮手能够获得精准图像和进行目标锁定攻击都要得益于图中的两大观瞄系统PNVS和TADS。图为英国陆军的 WAH-64D (基于美军AH-64D Block1改进而来),小图分别为两种传感器的扫描范围示意图。

 借助两大系统,飞行员和炮手可同时分别瞄准和攻击不同种类的目标, 图为”阿帕奇“观瞄系统工作原理示意图(图片来源:空军之翼)。

 图为军事模拟游戏《武装突袭2》中,“阿帕奇”飞行员利用PNVS夜视系统,看到的夜视飞行图像,虽与现实中的略有差异,但已十分相似。

 除两大观瞄系统外,1997年正式服役的AH-64D”长弓阿帕奇“配备了更先进的桅顶”长弓“毫米波雷达。借助该雷达,阿帕奇可隐蔽在障碍物后方,在树梢高度就能探测到8千米内的256个目标,并能在30秒内使用AGM-114L(发射后不管)导弹同时对其中的16个目标发动攻击。

 除了有完备的防护系统和精良的观瞄系统外,阿帕奇最重要的就是由”三大杀器“组成的强大火力系统。图为AH-64的地面武器展示,从近至远依次为30毫米机关炮弹药、70毫米火箭弹和机身上挂载的“地狱火”导弹,左右最外侧的为转场飞行用的副油箱。

图为美陆军官方公布的AH-64D执行三种不同作战任务的武器配置和性能示意图,可见在500千米的作战半径内,AH-64D的平均滞空时间可达到2.7小时。

 AH-64的第一大“杀器”是其固定武装,位于机头下方的30毫米M230“大毒蛇”链式机关炮,其标准射速每分625发,常用弹种M789双用途高爆弹,有效射程1700米,最大射程4500米,可以击穿50毫米厚的均质轧压钢装甲(RHA)。十分适合对付敌方步兵群和轻型装甲车辆,小图为美军地勤补充30毫米M789弹药。

 一架AH-64最多可搭载1200发30毫米弹药。图为2014年6月,美陆军AH-64D直升机使用M230链式机炮实弹打靶。

 图为艺术家绘制的AH-64与M2步兵战车进行空地协同作战的场面,巧合的是M2步战车的主武器也是M230链式机炮,可与AH-64通用弹药。

 AH-64的第二大“杀器”为“九头蛇”(Hydra)70系列70毫米航空火箭弹。该系列火箭弹可选用多种战斗部,其中M229高爆弹头载有2.2千克炸药,有效射程8千米,最大射程1万米。通常使用19联装火箭巢搭载,一架AH-64最多可挂4个火箭巢,共76枚火箭弹。

 “九头蛇”原先是一种十分有效的面积杀伤武器,适合压制大批轻(无)装甲目标。图为AH-64D在夜间齐射“九头蛇”火箭弹。

 美陆军于1996年提出了将“九头蛇”改为激光制导火箭弹(激光导引头+可调式弹翼)的方案,代号“先进精确杀伤武器系统”(APKWS),在经过了多年试验和改进后,英国BAE公司于2007年成功完成了APKWS II的试射工作,并于2008年11月与美陆军签订采购合同。阿帕奇由此新获得了一种廉价精确打击武器。

 AH-64的第三大“杀器”,同时也是威力最强的,就是AGM-114“地狱火”(Hellfire)系列反坦克导弹,一架AH-64最多可搭载16枚该型导弹,图为AH-64D原型机试射AGM-114L“长弓地狱火”导弹。

这种由洛克希德 马丁公司研发的反坦克导弹,最初能名声大震,也是多亏了与“阿帕奇”的组合。1989年美军入侵巴拿马是这一组合首次实战,美军指挥官的评价是,“AH-64可以用‘地狱火’导弹击中8千米外的一扇窗户。”,可见其命中精度之高。

 图为AH-64攻击直升机与OH-58D观测直升机编队飞行。小图为AH-64A使用AGM-114A激光制导型“地狱火”导弹作战示意图,正如图中所示,”地狱火“导弹通常采用抛物线“攻顶”弹道打击装甲目标,使AH-64可以躲在山丘后方(不暴露自身)发射导弹,只是需要OH-58D观测直升机利用桅顶瞄准具提供激光制导。这一组合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取得不俗战绩。在AH-64D服役后,逐渐取代了OH-58D的位置。

图为以色列陆航AH-64D与希腊陆军AH-64A(最远黑色涂装)协同演练,演练内容刚好就是由一架带有长弓雷达的AH-64D引导两架无长弓雷达的AH-64A协同作战。

 1991年1月17日凌晨,“沙漠风暴”空袭行动前22分钟,8架AH-64在4架MH-53特种直升机的引导下,超低空渗透进入伊拉克南部,用“地狱火”导弹摧毁了伊军两座远程雷达站,打响了海湾战争的第一枪。鉴于这一特殊贡献,在美军战后发型的“沙漠风暴”行动纪念币上,可以看到“阿帕奇”的所占比重之大。据美军统计,整个海湾战争期间,AH-64机群共摧毁了278辆伊军坦克和装甲车。

 1986年4月服役以来,“阿帕奇”参加了自1989年美军入侵巴拿马作战行动以来的多场局部战争,后出口给以色列、英国、荷兰等国的出口型号也参加了多场战争,可谓是“沙场老将”了。

 随着实战需求的不断变化,“阿帕奇”也在不断“与时俱进”。2013年1月,美军宣布首批3架AH-64E“阿帕奇守护者”(Apache Guardian,原称AH-64D Block III)投入服役,标志着“阿帕奇”家族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AH-64E的最大改进就是增加了无人机控制能力,例如图中所示,利用MQ-1C“灰鹰”无人机可以探测到更远距离或障碍物后方的敌人,大幅提升了AH-64E的态势感知能力,使“阿帕奇”成为了一个更大作战网络中的“作战信息节点”,这无疑是革命性的飞越。

关于“阿帕奇”系列的未来发展方向,波音公司于2014年向美陆军提出了代号AH-64F的混合动力直升机改进方案,按计划将于2040年实施。其最大的变化就是在AH-64E的机尾加装了“矢量推力涵道螺旋桨推进器”(VTDP),该技术已由X-49A“速度鹰”验证机于2007年6月验证成功,可将黑鹰直升机速度由每小时268千米提升至近每小时400千米。由此预计,AH-64F的最大飞行速度和航程都将大幅提升,这点刚好顺应了新兴的高速直升机发展趋势。

按美陆军计划,“阿帕奇”系列直升机还将继续服役至少20年,届时这种富有传奇色彩的武直还将经历怎样的变革,人们将拭目以待。

按美陆军冷战时期的构想,RAH-66“科曼奇”隐身攻击侦察直升机应作为OH-58D的继任机服役,与AH-64D搭配使用。可惜冷战结束后,由于美军作战需求的改变,再加上昂贵的采购费用,图中这一”梦幻组合“最终未能投入服役。

20世纪80年代,美海军和海军陆战队也曾评估过”海阿帕奇“方案,即舰载型”阿帕奇“,但结果两军种都没有采购意向,陆战队认为AH-1更适合舰载使用。图中的”海阿帕奇“挂载了4枚”鱼叉“反舰导弹。 

但舰载“阿帕奇”的故事还有下文,英国韦斯特兰公司在引进AH-64D生产线后,在WAH-64D(英国版)上就考虑了舰载需求。英国陆军曾于2004年首次将WAH-64D部署在“海洋”号直升机航母上,并于2011年在利比亚战争中投入实战,取得了一定战果。

美陆军后来也进行了多次“阿帕奇”舰载测试,结果也取得成功,这意味着在战时需要时,可以临时将“阿帕奇”部署到水面舰艇作战。图为2014年7月,美陆军一架AH-64E在巴丹号两栖攻击舰上降落。

图为2014年9月,印度尼西亚陆军的AH-64D与米-35武装直升机编队飞行。

图为荷兰皇家陆军的AH-64D(未加装长弓雷达)与荷兰皇家空军的F-16战斗机编队飞行。

最后来看看娱乐作品中的“阿帕奇”。如果要推荐“阿帕奇”相关题材的电影,首推的肯定是1990年出品的《火鸟出击》。影片讲述了一群美国陆军航空兵“阿帕奇”攻击直升机飞行员如何地刻苦训练并驾驶“阿帕奇”与南美洲毒枭军队作战的故事。影片不仅演员阵容强大(尼古拉斯·凯奇扮演男主角,汤米·李·琼斯扮演“阿帕奇”教官),而且有很多难得一见的”阿帕奇“直升机细节,由于本片获得了美国国防部的支持,许多内容都是首度公开。

例如图中凯奇佩戴的这个IHADSS头盔,这是该设备首次在银幕上公开。影片上映时,恰逢美军入侵巴拿马(1989)一年后,海湾战争(1991)爆发前,当时“阿帕奇”对于大众来说,还是新锐兵器。

主角有如此强大的武直,编剧也为主角们准备了强大的对手,影片中毒枭的军火库不亚于小国军队,从能发射陶式导弹的MD-500直升机,到J-35“龙”式战斗机应有尽有。

由于获得了美军官方的支持,现实中的最佳搭档,AH-64和OH-58D也在片中忠实还原,编剧还特意将女主角安排为OH-58D的飞行员。当时的观众恐怕很难想到,仅仅一年后,这个组合就在伊拉克战场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后来“阿帕奇”逐渐成为了银幕上的“常客”,另一次印象深刻的“酱油”是在罗兰·艾默里奇导演的1998年版《哥斯拉》中,以大机群组成的“阿帕奇”空中猎杀部队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虽然大多以悲剧收场。或许是出于剧情需要,为了猎杀怪兽,片中的AH-64明显经过了重武装改进,M230链式机炮换成了并列在机头两侧的大口径机炮,短翼的4个挂点也扩增为6个。

在这张设定原稿中,明显能看出这是重火力版的“阿帕奇”。

“阿帕奇”在游戏中的出镜频率更为频繁,最早的两部重量级“阿帕奇”题材作品是英国简氏防务集团与美国EA公司合作推出的《长弓阿帕奇》(1996年)和《长弓2》(1997年),这也是小编最早接触的“阿帕奇”题材游戏。

虽然今天看来,这两作的游戏画面十分原始,但在当时已是轰动级效果,特别是由于游戏内容由简氏防务集团监督,在装备拟真度方面,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图为《长弓2》中的AH-64D飞行员座舱仪表视角,完整还原了现实中的各种细节。

著名飞行射击游戏《皇牌空战》系列中也少不了AH-64的身影,图为《皇牌空战 突击地平线》中的AH-64D。

图为游戏中,AH-64D与米-24武直进行空战。

【延伸阅读】阿帕奇空战!首见AH-64E反无人机打靶

AH-64“阿帕奇”系列武直素以“低空坦克杀手”闻名于世,但实际上该型机也具备较强的空战能力。近日,隶属于韩国陆航部队的AH-64E“阿帕奇守护者”在忠清南道的大川射击场进行了首次空对空打靶训练,在训练中使用“毒刺”导弹击落了无人靶机,本图集就此解读。图为韩军AH-64E武直发射“毒刺”空空导弹视频截图。

“阿帕奇”系列武直对军迷们来说早已是如雷贯耳的名字,这种于1986年投入服役的经典武直,曾打响了1991年海湾战争“沙漠风暴”行动的第一枪(8架AH-64在4架MH-53特种直升机的引导下,超低空渗透进入伊拉克南部,用“地狱火”导弹摧毁了伊军远程雷达站)。之后还在多场局部战争中有过出色表现,本图列举了“阿帕奇”的相关详细信息。

尽管很少被提及,但“阿帕奇”早在研发阶段就已将直升机空战纳入为重要指标之一,除了M230链式机炮作为固定武器外,实际该型机还能在左、右短翼翼尖携带双联“毒刺”空空导弹发射器或AIM-9“响尾蛇”空空导弹。这张AH-64D剖面图中红框标出的就是“阿帕奇”能挂载的两种空空导弹。

图为“阿帕奇”试射AIM-9“响尾蛇”近距空空导弹资料图。

图为携带有2枚AIM-9“响尾蛇”空空导弹的“阿帕奇”地面展示资料图。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阿帕奇”在设计上具备挂载空空导弹的能力,但美国陆航部队由于没有作战需求,很少挂载,反倒是“阿帕奇”的海外用户将其付诸实现。图为美陆军官方公布的AH-64D执行三种不同作战任务的武器配置和性能示意图,可见都包括“毒刺”空空导弹。

由于“响尾蛇”导弹尺寸过大,“阿帕奇”通常携带的更多是“毒刺”导弹(每架最多可挂4枚),图为日本陆上自卫队的AH-64DJP挂载的双联“毒刺”发射器特写。

“毒刺”导弹最初由美国通用动力公司于1967年研发,雷锡恩公司负责制造,自1981年服役至今已成为单兵肩扛式防空导弹的代名词,其采用红外制导,最大有效射程8千米。“阿帕奇”使用的是AIM-92空射型。图为2009年7月,美海军陆战队士兵试射肩扛式FIM-92A“毒刺”导弹资料图。

日本陆自目前装备有13架AH-64DJP“长弓阿帕奇”(JP为日本出口型代号),由富士重工负责组装,均具备发射“毒刺”空空导弹能力,注意短翼上为“毒刺”导弹预留的挂架。

除日本AH-64DJP外,韩国陆航于2016年采购了36架最新型的AH-64E“阿帕奇守护者”,也具备发射“毒刺”导弹的能力。图为韩国陆航装备的AH-64E,注意短翼尖挂载的双联“毒刺”空空导弹发射器(红圈处)。

韩军地勤人员打开运输箱,可见“毒刺”导弹的导引头及前半部分。

韩军地勤为挂架组件加装发射装置,可能是“毒刺”导弹的电池组件。

本图中,韩军地勤已将一枚“毒刺”导弹安装到上部挂架上。

安装完毕的“毒刺”导弹发射器特写,可见导弹的红外导引头,以及专用线路。

图为打靶前,已挂载“毒刺”导弹准备起飞的AH-64E。

AH-64E挂载“毒刺”导弹升空。

AH-64E飞行员座舱视角拍摄的舱内画面,画面右侧可见“毒刺”导弹发射器。

AH-64E飞行至海上打靶区。

地勤人员为无人靶机加注燃料。

无人靶机利用发射车滑轨起飞。这种无人机主要用于模拟敌方大型侦察无人机或安-2运输机一类的低空慢速渗透飞机。

无人机操纵员利用固定的双筒望远镜观测无人机飞行轨迹,并进行调整。

锁定目标后,AH-64E武直发射“毒刺”空空导弹视频截图。

图为“毒刺”导弹命中无人机瞬间。

除具备空战能力外,AH-64E的最大改进就是增加了无人机控制能力,例如图中所示,利用MQ-1C“灰鹰”无人机可以探测到更远距离或障碍物后方的敌人,大幅提升了AH-64E的态势感知能力,使“阿帕奇”成为了一个更大作战网络中的“作战信息节点”,无疑是革命性的飞越。

最后放一张轻松图,图为涂有著名吉祥物“熊本熊”的日本陆自AH-64DJP武直。

【延伸阅读】自称“最强武直”?首曝台军维修阿帕奇

近日,驻地位于台湾桃园市附近龙城基地的台军陆航601旅,罕见公开了其“阿帕奇”武直部队的训练细节视频,甚至还包括了武直进行大修维护时的众多细节。图为台军AH-64E双机编队飞行。

台军AH-64E武直起飞、拆装主旋翼及“长弓”火控雷达动态图。

台军于2011年6月从美国采购了30架AH-64E“阿帕奇卫士”重型武直,并于2014年10月全部交付完成,现役29架(2014年4月因意外事故损失一架),是台军陆航部队中的精锐力量。图为驻扎在龙城基地的台军AH-64E及“黑鹰”直升机群。

AH-64E“阿帕奇卫士”(原称AH-64D Block III)主要基于AH-64D“长弓阿帕奇”大幅改进而来,具体包括换装新型大功率涡轴发动机及复合材料旋翼桨叶,新增“联合战术信息分发”(JTIDS)数据链,可远程遥控包括美陆军MQ-1C“灰鹰”在内的多种无人机侦察及协同作战(台军出口型对该功能有所阉割)。

此外,机载“长弓”火控雷达新增对海作战功能,与AH-64D型相比 AH-64E具备更强的反登陆战能力。单机最多可挂16枚“地狱火”空地导弹(具备“射后不管”功能),可同时攻击8公里外的16辆(艘)坦克或小型水面战舰。图为台军AH-64E发射“地狱火”攻击海上靶标动态图。

台军AH-64E还配备4枚“毒刺”红外空空导弹,用于打击敌军武直或无人机,最大射程8公里。图为AH-64E发射“毒刺”导弹击毁靶机动态图。

视频中还罕见公开台军维护“阿帕奇”武直画面。据视频透露,由于台湾岛的高温高湿环境,台军AH-64E武直的大修维护周期为55天一次。大修期间,维护人员会拆除机上所有的主旋翼桨叶和“长弓”火控雷达,分别进行保养和维护。图为台军维护人员对AH-64E的主旋翼进行维护。

图为机库俯视角拍摄的台军人员拆卸“阿帕奇”主旋翼视频截图。

维护主旋翼桨叶时,维护人员会用各种精密仪器对其进行检查,甚至会用手敲击,靠听音方式来确定是否正常。

台军对“长弓”火控雷达的维护步骤更为精细。图为已吊离主旋翼轴的“长弓”雷达。

尽管从纸面性能看,台军的AH-64E武直十分优秀,但在实战环境下面对强大对手(以作战体系对抗)时,台军这款自称“亚洲史上最强武直”到底能发挥多大作用(甚至有无参战机会),就不得而知了。图为台军AH-64E释放热焰弹表演。

美军AH-64E“阿帕奇卫士”详细作战技术参数图。

台军AH-64E武直起飞特写照。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