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悦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人文 >正文

中国书法为什么能够成为艺术

2020-11-05 20:16    

中国书法为什么能够成为艺术

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的艺术品,可是对于书法,又有不少的人认为所谓书法就是写字,谈不上什么艺术不艺术的。特别是硬笔书法,认为硬笔书法就是钢笔字,与艺术没有什么关系。书法究竟是不是艺术呢和写字有又有什么关系呢?实际上书法就是艺术,因为书法从本质上说是不一样的,因为书法是在写字的基础上建立以来的书法艺术。写字只要把点画位置写正确就可以了,而书法还讲究如何把字写的更美,讲究意态,结构,章法和风神、情感的投入。是艺于道并进的结果。

所有说中国特有的书法艺术,不仅是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态存在着、而且连同书法艺术的实践和理论,足以构成独立的艺术结构体系和美学体系。所有书法不仅和写字不同,而且是书法艺术。我们知道,从理论上来说,书法艺术按其艺术形态构成的关系,可归属于第三类艺术形态构成一一即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的综合显现。这种综合显现,是以直接呈现心灵的动态性过程为特征,而且比起表演艺术来,书法是抽象的,而且抽象中有具象意味。比如王羲之的《兰亭序》和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苏东坡的《黄州寒食帖》皆如此是内外世界的综合表达。

那么中国书法之所以能够成为艺术品,而且具有对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综合显现的表达力和特性都有那些呢?

理论上一般认为其中有三个主要因素:一是中国字的肇于自然;二是中国字的书写工具是毛笔。三是书法家本人的精神与情感的艺术表达。

1先说象形肇于自然的因素。书法发展史,告诉我们,中国文字的发展成熟分三期,"纯图画期,图画佐文字期、纯文字期"。

纯图画期,始于对自然直接的概括的描摹。传说仓颉能造字。“首四目,通于神明,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色文迹之象,博采众美,合而为字”。按照科学的理论,仓颉并不是真的有四只眼,"四目"而只是隐喻,象征着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不仅解放了双手、同时扩展了视野。"人类开始能全面地、综合地窥视这外在的自然界,好象增加了又一付双眼,能仰观天象,俯察地理。"从刻画符合到甲骨文,再到大篆,有一个从图画或具象都抽象的提炼概括过程。当我们观赏钟鼎铭文如毛公鼎、散氏盘作品,就会产生仰观满天星斗、字宙精神四射的感觉仍然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丰富形象或意象。这里面既有对自然的模拟概括也有对自然的敬畏与朦朦胧胧的迷惑。从那时起,超越了一般的刻画符号的甲骨文就已经和艺术以及书法的法则密不可分了。

写字,在我国古代称为"肀(yu)“,"书”,“书者,如也”,古代的书法家们的"如",就是书法家自己的心灵对物象的把握和理解。在对物象的把握中,同时,咏含着自我的心灵情感的抽象含蓄的表达和寄托,就是因为书写者内在与外在世界的这种交融,也使得原始之初的书写具有了艺术价值,成为了美学的对象。

再说用笔的因素。古字“书”从“聿”(yu),“聿”就是笔。“聿的篆文“肀”,象用手把笔,笔杆下扎了毛。毛笔用兽毛拥縛制成,铺毫抽錄,极富弹性,巨细收纵,变化无穷。唐代韩愈论说:“张旭善草书,不治他技,喜怒容穷,忧悲愉侠,怨恨思慕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之花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故旭之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以此终其身而名后世。”这里掲示出张旭书法的艺术美学内涵和生命,不但抒写内在世界喜怒优怨的感情,也表现出自然界山川日月风雨雷霆各种变动的形象。他在表达自我精神心灵的同时,也暗示着那使他感动、可喜可愕的万物实体存在。于是这字,不是概念的符号,而是生命的单位,这字里行间隐含的形象,不是事物的描画,而是情景交融的“意境”了。它象音乐,象舞蹈,象优美的园林建筑。这种境界,是欧洲管笔、钢笔、铅笔书写所不可比拟的。

中国书法艺术的用笔、结体、意态、风神之中,贯穿着内与外,心与物、主观与客观,空灵与充实的对立统一的大美至美。

中国文字从图期,发展到纯文字期,象形字减少,代之以象的点,线,笔,构成。抽象的字形结体,通过结构疏密、点画轻重 、行笔缓急,抒发作者的情思和心中意境。就象音乐艺术,从自然群声里抽象出纯的“印乐,用强弱,高低。节奏,旋律等有规则的乐律来表达自然界。社会自然界的形象和自心情思一样。

罗丹曾说:“一个规定的线,通贯着大宇宙,赋予了一切被创造物。如果他们在线里面运行着,而自觉着自由自在,那是不产生出任何丑陋的东西来的。“又说:“希腊人因此深入地研究了自然,他们的完美是从这里来的,不是从一个抽象的理念来的,”中国书法所讲究的“一笔而成,气脉通贯”和罗丹所指贯通大宇宙的线。恰相契台。可见,东,西方美学是遥相印证,相互契合的。

中国书法始终贯穿着人的内与外,心与物、主观与客观,空灵与充实的对立统一的大美至美,所以说书法不是写字,书法有法,书法是艺术。

至于书法与书法家情感乃至人文情怀,早在唐朝的孙过庭就发现了中国书法的这个特点:“写《乐毅》则情多怫郁,书《画赞》则意涉瑰奇,《黄庭经》则怡怿虚无,《太师箴》又纵横争折。暨乎兰亭兴集,思逸神超;私门诫誓,情拘志惨。所谓涉乐方笑,言哀已叹。岂惟驻想流波,将贻啴缓之奏;驰神睢涣,方思藻绘之文。"说明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中,不同的作品,寄托者王羲之创作作品是的即时应景的不同的内心感情,作品也就现出不同的胸意气象和情感以及对整个宇宙、自然的看法,理念。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