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镇,藩是“保卫”之意,镇是指军镇。藩镇割据是唐朝中后期的社会现象,藩镇的最高长官拥兵自重,在军事、财政、行政等方面有很高的自主权,不受中央政府的控制,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那么,藩镇割据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边疆形势的改变
汉初,因为连年战乱导致国内民生凋零、百业待兴,汉高祖刘邦采用黄老“无为之治”与民生息,国力慢慢昌盛起来。唐太宗没有选择汉高祖一样的策略,而是采取扩张战略,依靠手中一支强大的骑兵部队开疆扩土、征服四方,唐朝的版图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扩张,周边各国也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
版图太大的弊端就是边境时常遭到外敌骚扰而又不能及时支援,唐太宗之后,吐蕃、突厥、契丹等少数民族不断袭扰唐朝边境,迫于形势唐朝不得不改变军事战略,改军事进攻为军事防守。节度使的出现与藩镇的形成
唐初,在重要地区设立都督府,其长官被称为总管或者都督,掌管一片地区的军政大权,在任职上,一般由所在州的刺史担任。其中部分都督府又称为大都督府,掌管的地区多达十个州,这些官员的任命上多为皇亲国戚或者朝廷重臣。早期的唐朝实行府兵制,兵农一体,这些都督名义上掌管着军政大权,但是兵源却掌握在中央政府的手中。到了唐太宗时期,裁撤了内地的都督府,为了防御外戎,保留了边疆地区的都督府。一直到唐朝中后期,因为有都督被授予使节,成为节度使,节度使开始进入了历史的舞台,藩镇既指节度使及所统领的军队。
内忧外患下无奈释放军权
经过多年的发展,唐朝人口渐渐多了起来,然而唐朝中期土地兼并严重,中央掌控的土地已经没有多少,唐初实行的均田制就受到了制约,很多农民分不到土地,就出现了大量的流民和亡命之徒。另一方面,唐初期实行的府兵制,虽然有利于中央对军权的掌控,但是却不能有效地守卫边疆,敌人侵袭时兵力不足,待到中央调遣军队到地方的时候,敌人也都跑完了。
无奈之下,唐朝中后期废除了府兵制,开始实行募兵制,募兵制有一点好处,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把失去土地的农民和无职业的流浪人、亡命之徒等招募到军队里面,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矛盾,但也为藩镇割据埋下了隐患,因为藩镇远离中央,这样中央就不能掌握藩镇招募到的士兵的真实数量,又因为招募的士兵多为终身从军制,父子相承,生杀大权全在藩镇节度使的手中,导致他们对藩镇节度使的依赖性很大,造成他们“唯知其将之恩威,而不知有天子”。于是藩镇节度使就有了忠于自己的亲兵,拥有了军权。
防御外戎,权力进一步扩大
起初,藩镇节度使只有军权,后勤供给需要中央提供。这就让藩镇节度使不听命于中央的话就没有足够的财力组织作战,可是因为军队数量的不断扩大,中央财政无力为各藩镇提供及时、充足的供给,导致战斗力急速下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央无奈之下把部分财政大权也交给了藩镇,这样藩镇就有了军权和财政大权,权力进一步扩大。
到了唐玄宗时期,唐玄宗为避免地方官对节度使军事行动的影响,又一次扩大了藩镇节度使的权力,将州刺史设置成了藩镇节度使的下级,这样来一样,权力大的藩镇节度使就掌管了数州的军权、财政大权和行政大权,藩镇节度使的权力达到了巅峰。微妙的平衡
在安史之乱后,虽然藩镇在军政、财政、行政已经完全独立,但是需要“借朝廷官爵威命以安军情”。所以,他们还是依照中央的政策法令行事,企图游离于中央集团之外又不能彻底否定中央的统治。更有趣的是,各个藩镇处于微妙的平衡状态,东南藩镇从财力上支撑朝廷,边疆藩镇对外作战,中原藩镇则具有镇遏河朔、屏障关中、沟通江淮的作用,构成了一个既密切联系又互相制约的整体结构。这种状态一直到持续到黄巢之乱发生,藩镇割据才大量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