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悦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军事 >武器 >正文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70年筚路蓝缕用奋斗铸战略之盾

2020-11-05 06:38    

雷达是战场上发现目标的千里眼,也是国防建设中的重要装备。我国的雷达事业在1949年起步,和新中国一起走过了70年历程。几代雷达人接续奋斗,默默奉献,铸就了护卫国家安全的战略基石。今天的《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我们就从几份尘封多年的素描说起。

年近八旬的邵润朋老人至今珍藏着这些素描画作,因为这里面描绘的,是他年轻时奋斗过的地方。

中国电科14所原技术人员 邵润朋 78岁:拍照不能拍,我就画了这些东西。

这些素描描绘的是一个叫黄羊山的地方。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邵润鹏和当时中国最顶尖的雷达专家都聚在这里,打造中国第一部远程相控阵预警雷达。

央视记者 吴杰:我们现在就来到了我国第一部远程相控阵预警雷达的遗址,我身后山体上的巨大平面,就是曾经的雷达阵面,其面积相当于把两个篮球场聚在一起。这部雷达可以在数千公里外,在太空中发现像人造卫星这样的目标。看到这里大家可能有疑问,雷达天线不是应该转动起来吗?这种固定在山上的天线能发现目标吗?

这种相控阵雷达的特点,就是通过对发射的电磁波加以控制,不需要转动天线,就可以眼观六路,盯住高速飞行的目标。这是个关乎国家战略实力的技术,国外是绝对保密的。中国的雷达人必须从原理验证做起。

中国电科14所研究员 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光义 84岁:(雷达)要看导弹和卫星,就需要这几千几百个波束,这个就更难了。

张光义院士就是这部雷达的总设计师。为了控制住成百上千条雷达波,必须使用计算机软件。可在当时,国内计算机技术相当落后,身为总师的张光义,甚至要从零起步自学电脑编程,加入技术攻关的行列里。

中国电科14所研究员 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光义 84岁:一个很小的程序一般都要一千多条,用一千多条指令做孔,一条指令就要做一次孔的话,手写,手写编了自己再做孔。

那时,技术人员就住在这些大山深处简陋的平房里,一待就是几年。工作间隙才有机会到附近的县城采购些生活用品。

中国电科14所原技术人员 邵润朋 78岁:那边很冷的,零下17℃,(穿着)老大衣扣子掉了,拿个草绳一绑就出去了。人家都说,山上又下来人了,像土匪。他们不知道我们是干什么的。

由于严格的保密,没人知道这群衣衫褴褛的人就是为国家研发战略重器的科研人员。经过十几年的建设,预警雷达终于实现了“站岗放哨”。1983年1月,前苏联一颗核动力卫星坠向地球,全世界面临核污染的威胁。凭借这部雷达观测数据,我国准确预报了卫星坠落时间和地点,震撼世界。

中国电科14所原技术人员 邵润朋 78岁:国家培养了我们,我们为国家做了事,心情很安慰。

中国电科14所研究员 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光义 84岁:我们知道国家一定要掌握这个东西,克服困难创造条件,总是可以完成。

国家需要的,再难也要干出来。凭着这股劲,中国雷达人完成了一次次艰难的突破,让中国雷达技术迈入世界先进行列。如今,国产雷达不仅随预警机、航母守护祖国海空,也在交通防灾等领域造福民生。而这座退役的雷达,如同镶嵌在大山上的一座丰碑,铭刻着雷达人不忘使命的坚定誓言。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