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智宏
植物生理学家,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学原校长。现任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院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中国国家委员会主席。
走进北京大学许智宏院士办公室,满室阳光半壁书,盈目花草恰怡怀,许智宏院士亲和儒雅、笑容温润,一口吴侬软语,透露出江南气息。
说环境:
60年不忘太湖潋滟波光
自1959年夏天,许智宏从无锡市二中(现辅仁中学)高中毕业离开故乡北上求学,至今已整整60年。
60年寒暑易节,太湖的波光潋滟,惠山的云影熹微,依然留在许智宏的眼眸心底。“那时我们常去爬惠山,记得雪后的石门特别美。初夏在鼋头渚一带山坡上的野果林中采杨梅,一咬真是满口的酸甜……”
身为人与生物圈中国国家委员会主席,许智宏对江苏的生态环境一直都很关注,多次考察省内的自然保护区,如盐城的丹顶鹤自然保护区、麋鹿自然保护区。对于麋鹿他颇有担忧,“开始我们只引进几十只,由于保护区没有豹、狼等猛兽,麋鹿没有了野生天敌就‘称王称霸’,现在已繁殖到上千只,原来保护区的面积早已超载,麋鹿跑到老乡的庄稼田也时有发生。自然保护区不仅要保护动物,还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维护大自然的平衡,否则保护区就会变成单纯的饲养场。”
许智宏说,江苏人沿海而居,从南通到连云港的海岸线绵长多姿,滩涂资源很丰富。“从苏北到上海,也是世界上鸟类迁徙的重要通道和停歇地。如何合理利用和开发沿海,科学布局各地的港口,还要多听听科学家的意见。”许智宏期待,江苏进一步保护好湿地生态,合理利用丰沛的海洋资源,让水鸟翩翩,鱼虾洄游的美景在江苏舒展。
话发展:
期待鱼米之乡农业更精致
生于鱼米之乡,许智宏对农业有着深厚的感情。高考时他把北京大学生物系列为第一志愿,第二、三志愿都是当时北京农业大学(现在的中国农大)的园艺和蔬菜专业。也许是与农业的一种缘分,去年1月,北大成立现代农学院,许智宏就任首任院长。
“江苏物阜民丰,农业生产有自己的禀赋特点。”去年7月,许智宏带着北大现代农学院一行人来到无锡,考察无锡的乡村振兴和现代农业发展情况,寻找双方产学研合作的空间。在许智宏看来,江苏发展农业,一定要更精细化、绿色化,生态农业是必然的趋势。
去年秋天,在当地的农业博览会上,他看到一群海外归来的高知“新农人”,其中有人从茶叶生产的废料中提取出有益成分,开发保健产品等。年轻人层出不穷的想法,让许智宏觉得新鲜有趣,“其实目前很多农产品十分粗放,把它们综合利用好,做得更加精细,就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议创新:
玩手机不如去种小番茄
除了科学家,许智宏更广为人知的身份是北大原校长。怎么成才、怎么创新,是他经常面临的问题。
每当在中学做科普,许智宏都会很真诚地告诉大家“我是玩着去北大的”——从小学到高中,他没有一个礼拜天做功课,都是玩。“我这么说,同学们都热烈鼓掌,但我也知道,现在无论哪个学校都是做不到的。现在,各种考试、辅导、竞赛……同学们的精神压力太大了,但千万不要在应试教育中迷失自己,要想办法发掘自己对客观事物的兴趣。”
许智宏认为,现在很多学生把时间都花在玩手机上了,其实多接触和了解大自然,就能够发现很多有意思的事情。“发掘自己的兴趣,热爱大自然,提高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自觉性”,这也是成为一个合格公民所必备的素质。
许智宏笑言,自己当北大校长的时候,很多学生喜欢在开心网上玩偷菜的游戏。“我就对他们说,你们为什么不能在窗台上种几盆花、种点小番茄什么的?这样可以知道番茄是怎样长出来的。”
论大学:
一流大学应有最好教育生态
北大2007年底新年联欢晚会上,许智宏以一首《隐形的翅膀》爆红网络。其实从2000年开始,许智宏每年都会在新年晚会上为同学们演唱流行歌曲,《老鼠爱大米》《朋友》都曾被他用无锡腔演绎过。
许智宏本人并不爱唱歌,他坦言自己一辈子唯一一次有过的不及格记录就是音乐。之所以唱歌,只是希望以此多靠近北大的同学们。
许智宏说,所谓一流大学根本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标准,但传授知识早已不是大学的唯一使命。“大学最重要的使命,是培养学生的批判能力、创造性、完善的人格和社会责任感。”
“现在社会上存在一种急功近利的短视风气,考虑事情太功利”,许智宏说,这也正在影响着大学校园。现在学术诚信事件广为关注,在这方面,人的道德和品格塑造是最根本的。营造良好的育人生态,让诚信力量不断生长,创新之翼才可以腾飞。
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 杨频萍/文高波/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