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博物馆 ( 局部 ) 。
图为温岭博物馆。
核心阅读
没有理论支撑,文化自信、实践创新难以真正实现。中国建筑需要建构以自己的哲学和美学思想为基础的理论体系,形成自己的思想与理论内核
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作品,关键在于立足于自己的文化体系。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个 " 文化 " 绝不仅是传统文化,更是基于当下现实的中国当代文化,这样才能对今天文艺创作起到指引与支撑作用
如果我们能够在深入了解不同文化精神基础上,坚持跨文化对话、坚持多元文化视野中自身文化精神的建设,实现中国文艺创作突破和创新,前景可期
在创作中彰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是很多文艺工作者的追求。以建筑设计为例,从近几年一些已建成或正在设计的建筑作品中能够明显地看到,创作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成为越来越多建筑师的愿望。这是多年来中国建筑师与世界建筑文化交流反思的结果,也是中国国力不断提升、人们对中国文化强大生命力有了进一步认识的结果。
愿望虽然美好,实践起来却是长久之功。这些年,我们能明显感受到中国建筑师的进步,但也常常发现,有些设计方案虽然着力强调中国文化理念,文本上也有多种多样对中国文化的解读,但是多数设计对 " 中国 " 的理解还是停留在形式、语言层面上,只是通过对汉字、纹样、坡屋顶、马头墙等具象演绎来表达中国特色;还有的设计方案理念与实际脱节,未能摆脱对流行理念的模仿,更有少数方案追求夸张和新奇。
对于什么是中国文化精神,如何在建筑创作中彰显中国特色、中国气派,还有待理论与创作深度结合的反复实践。在认清方向以后,路,需要坚定地走下去。
实践创新、理论思考与价值体系建构相辅相成
中国建筑界早在 20 世纪 30 年代就曾经提倡 " 中国固有之形式 ",50 年代倡导 " 民族风格 ",80 年代 " 夺回古都风貌 " 也一度是当时建筑界热点话题,近年来更是不乏对 " 新而中 "" 新中式 " 这样一些话题的讨论。由于缺乏有力的理论体系作为支撑,以形式语言反形式语言,往往热闹一阵之后就没有了下文。没有理论支撑,很难实现建筑创作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实践创新、理论思考与价值体系建构应该相辅相成,实践层面反映出来的许多问题都与评价体系相关,没有理论支撑,文化自信、实践创新难以真正实现。
中国建筑需要形成自己的思想与理论内核,并逐步建立起建筑理论体系。世界建筑就如一片多姿多彩的森林,无论是海南的椰树,还是西北的胡杨,它们都是从自己的土地上独立生长起来的,中国建筑不能作他者嫁接的枝条。一些研究者总是自动地将中国建筑理论看作是对当前已有建筑学的 " 补充 "。所谓 " 补充 " 就是可深可浅、不追求系统性。所以很多理论探索总是浅尝辄止,不求体系。这样的观念大大局限中国建筑理论发展。
建构以自己的以哲学和美学思想为基础的理论体系,是值得我们重视并加以研究的重要课题。建筑师们需要从不同角度加以探索,让多样化理念与不断求变的创作实践相结合,促进中国现代建筑的蓬勃涌现。
中国气派文艺创作需立足中国文化土壤转化创新
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作品,关键还得立足于自己的文化体系。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个 " 文化 " 绝不仅仅是传统文化,更是基于当下现实的中国当代文化。唯有这样的中国文化体系,才能对今天文艺创作起到指引与支撑作用。建筑也好,其他艺术创作领域也好,只有在自身文化土壤滋养下才能不断生发新的方向,变得丰富而有生命力。
传统是什么?传统是我们的文化之根,是流淌在我们血液中的文化基因。我们之所以重视传统文化,目的不是复古,而是希望延续自己的文化基因,然后转换创新,向前发展。我们是一个有着丰厚文化传统的国家,也需要建构符合当下情境的中国当代文化。
因此,传承中华文化,重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是以古人之精神,开自己之生面,是在传统与当代对接中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现在有一个倾向,就是将继承传统等同于符号拼贴。前一阵我看到一个节目将昆曲与嘻哈音乐结合在一起,作为中国当代文化介绍给全世界。我很喜欢昆曲,也很关心昆曲在当代的发展,但这样一种拼贴与混搭让我感到尴尬和别扭。这种对待传统的做法现在并不少见。作为一种尝试未尝不可,但对文化转换创新的理解还是太简单化。
对于传统,我赞成冯友兰先生提出的 " 抽象继承 ",即透过物质与非物质遗存去理解传统的内在精神、价值判断与认知模式等,将其中仍有生命力的东西融入到今天的价值、思想体系中。中国文化如一条奔腾的大河,它从传统中来,但必须融合现代的内容、必须对当代问题作出明晰回应。这个千呼万唤的 " 中国当代文化 ",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它需要各个领域,包括建筑设计领域,从自身实践出发,深入比较反思,转化创新,这是一个长期的动态发展的过程。
在跨文化对话中坚持自身文化精神建设
世界文化已经出现跨文化发展趋势,中国文化发展也必须顺应这一潮流,发展前景如何,取决于我们对不同文化的精神实质能否有较为深入和全面认识。如果只是喊着 " 民族化 " 口号,但在什么是传统、传统如何与现代结合的问题上没有深入研究,是 " 食古不化 ";如果只是为他方文化倾倒,不明白最应该向他人学习什么,就是 " 食洋不化 "。" 食古不化 " 造成 " 复古 "," 食洋不化 " 则导致 " 模仿 "。
如果我们能够在深入了解不同文化精神基础上,坚持在全球化语境中的跨文化对话,坚持多元文化视野中自身文化精神建设,实现中国文艺创作突破和创新,大有可期。具体到建筑界,一方面需要我们从建筑本体出发,对现代建筑有清醒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也需要在现代化、全球化语境下解读传统,建立起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百多年来,一代代中国学者对中国哲学和美学体系上下求索。结合中国建筑创作现状和发展,我一直在思考,能不能从中国哲学出发找到属于当代中国人对世界、对建筑的认知方式。相对于绝对理性、工具理性,中华文化更强调打通,强调和谐关系,是复杂性、模糊性、多维性、整体性的深度统一。" 往来无碍,归于自然 ",在古今中外之间往来无碍、在天地人跟建筑之间往来无碍,这就是由 " 境界 "" 意境 "" 语言 " 这三个层次构成的建筑理论。其中,以 " 境界 " 为哲学本体,就是从自然、自我角度出发,追求主客体和谐共生,追求建筑与大环境 " 浑然天成 ";以 " 意境 " 为美学特征,就是要从人的情志和心理感受出发,超越物象束缚,追求 " 象外之象 "" 境外之境 ",使建筑更具艺术感染力;以 " 语言 " 为载体和手段,就是要摆正 " 语言 " 在创作中的位置,避免片面追求形式的倾向,同时通过 " 语言 " 的不断转换创新,追求它与境界、意境的内在契合。至少对我而言,有了这样相对系统的建筑理念,使我能够在跨文化对话中自觉追求既有文化品位又有传统味道,同时符合现代审美要求的建筑设计,努力突破建筑风格、语言和视觉感知局限,向心灵和精神层面延伸。希望建筑能如罗丹所说 " 像一把发出颤声的琴 ",以它特有的旋律、调式、和声给人以高层次的美的感受。
快速城镇化的社会进程、多样共生的文化背景、" 美丽中国 " 的伟大愿景,这些都是我们考察当代中国建筑设计发展必须面对的现实语境。在这一语境中,理想与困惑并存、挑战与希望同在,我们应该以具有文化特色的优秀作品,为多元化的世界文化作出中国建筑师应有贡献。
( 作者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
制图:蔡华伟
《 人民日报 》 ( 2019 年 05 月 17 日 20 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