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一生为了刘备留下的大业殚精竭虑,生怕自己辜负了先帝的遗愿,最终累死在战场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后人对他的评价,他的形象也为后世推崇。司马懿。他的为人就像他的道号“冢虎”一般,一辈子都是隐忍,但是他却保留着一分稳准狠,这也正是狼性。
要知道,孔明一死,蜀国国内主力不在,而蜀国的新秀又没有完全成长起来,可是说是老的老幼的幼,如果这个时候司马懿大军挥进,很有可能三国时代就会提前结束,变成两霸相争的时代了。司马懿断无理由故意停滞不前,就算留寇自重,但借寇掌兵岂不更好?再加上孙权一向自保为主,魏国有极好的战机伐蜀。所以实际情况应该不是不敢而是不能。
我们喜爱着三国,不止是因为关羽的忠肝义胆,更是喜欢诸葛亮与司马懿这对“生死冤家”的智谋对决。诸葛亮七出祁山,每一次和司马懿的对决都扣人心弦,两位三国智商最高的两人的对决,稍有不慎就将万劫不复。其实,当时司马懿也曾想一举拿下蜀国,但是这太过于冒险,因为战争所需要的天时、地利、人和自己都没有。
虽然诸葛亮去世,军队内讧,但蜀汉前线军队并未遭受严重损失,如果趁势伐蜀,未必能取胜。而且此时孙权正持续侵扰合肥,如果大举伐蜀,曹魏则陷入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最重要的是司马懿已经对军队和前线非常熟悉,如果再让他继续下去,恐怕会功高盖主,到时候就会难以制衡。
而且那时候的司马懿和诸葛亮一样,239年正月,曹叡去世,司马懿和曹爽正式成为托孤大臣,辅佐年仅8岁的齐王曹芳。成为托孤大臣,司马懿一点都不轻松,他不仅要处理外患,还要和曹爽争斗。此后的十多年时间内,司马懿的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和曹爽的较量上。因此,从格局上看,吴蜀的败亡是历史的必然,因为地方豪强目光短浅,小富即安,一旦利益分配不均,马上内乱。前朝遗老在后三国时期已把汉朝的残存优势消耗殆尽,继续透支,反而会出现副作用。由此,不伐就是伐,不伐是为了放弃局部胜利,主导掌控大局。这才是司马懿的厉害地方。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