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父母平常对孩子,说的最多的估计就是”不“了。
不要玩水,
不要看电视,
不要玩手机
……
当你听到这类词语是,你头脑中形成的形象是什么?
是不是联想到的是玩水,是看电视,是玩手机,而没有“不要”这个词。现在,你再试着把”不要”融入进你的头脑中?你能做到吗?做不到吧,孩子也不能。
因为我们的头脑只能呈现一种图像,而不能呈现一种否定图像。
所以,当一个孩子听到父母说“不要把碗打了“,孩子头脑中形成的图像是把碗打了的图像,并强化它。原来有可能是10%机率发生的事,现在可能变成了40%了。有一个小男孩一直尿床。一次妈妈在给小男孩换了新床单后,妈妈说”今晚不要再尿床了“。结果第二天早上,孩子还是一如既往。
当妈妈说”不要再尿床时“,这个孩子将在头脑中形成什么图像呢?孩子肯定得到的是尿床的头脑图像,强化了孩子的尿床潜意识,结果第二天还是继续尿床。
”不”,“不要“这种词语是一种负面词语,形成的是负面图像,带给人们的是负面感受,最终产生的也是父负面的结果。想象你走进一家满座的餐厅,里面挤满了等待落座宾客。招待对你说:“你需要等大概30分钟,才有空座位。”然后,你再在头脑中绘制同样的情景,不同的是,这次招待对你说“我将在30分钟之内给您安排一个最佳的位置。”
所以,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发出积极语言,用积极的方式,绘制积极的头脑图像。
就拿上面小孩尿床来说,妈妈可以用一种更积极的话语方式,给孩子形成积极图像暗示。妈妈把孩子放在新的床单上,亲吻下孩子,然后说”让我们看今晚能不能保持床单干净“
这句话在孩子头脑中形成的图像是”床单干净“,而床单干净是因为孩子没有尿床,从而潜意识中指导孩子不尿床。
向孩子描述我们想要的,而不是我们不想要的。明白无误的告诉孩子,我们想让他做什么,而不是告诉他不要做什么。
来源:神通奶爸,感谢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