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
林则徐,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是中国近代第一个放眼看世界的人。林则徐出生于贫寒的家庭,自幼就接受父母严格而又良好的教育,自身廉洁节俭,在子女们的教育上注重儒家思想,树立廉洁勤俭的家风。笔者曾到福建省福州市参观过林则徐纪念馆,在陈列的林则徐《析产阄书》前驻足良久,拜读之后令人肃然起敬,深受教育。 苟利国家生死以
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在虎门销烟,奋力抗英而闻名中外,成为一代名臣和民族英雄,为后人称颂。但是却遭到投降派诬陷,清政府迫于英军压力,将林则徐作为对鸦片事宜“办理不善”的罪臣而革职查办,流放新疆伊犁。
林则徐忍辱负重,于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七月十四日,踏上赴戍途程。9月,林则徐在扬州奉旨转赴开封祥符河工地,襄办河工,效力赎罪。从秋至冬在祥符工地,他积极襄助王鼎办理堵口工程。由于治理水患的耽搁,林则徐在1842年5月中旬,抵达西安。由于林则徐已年近花甲,在开封堵口工程积劳成疾,加上戍途奔波,染上疟疾,到西安后就卧床不起,只好请假就医,租赁房屋,在西安居住调养两个多月,疟疾方愈。因患病在西安滞留两个多月,加大了行程开支,这对于洁身自好的林则徐来说无疑是个大难题。福州一位姓苏的富户因对林则徐怀有敬仰之情,他听说后,自愿慷慨解囊,出银万两资助,可是林则徐却坚辞不受,后来苏家答应收下林家的房契做抵押,他才接受了这笔急需的银两。由此可见林则徐的廉洁自律精神。林则徐尽管被革职,成为一介平民,但是他仍然关注着中英战局,心系国家安危,托请陕西布政使朱士达把自己从前主持刊刻的《炮书》转送陕西抚标中军参将马辅相,希望能造出新式大炮,以御敌寇。
1842年8月11日,天高气爽。病愈之后的林则徐在西安告别妻子,将带着两个儿子林聪彝、林拱枢启程继续西行,前往新疆。在与妻子依依惜别时,作了《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七律二首,表明了爱国情怀和愿为国家献身,不计个人得失的崇高精神。其诗淳厚雍容、平和大度,体现了林则徐的文风。
其一云:
出门一笑莫心哀,浩荡襟怀到处开。
时事难从无过立,达官非自有生来。
风涛回首空三岛,尘壤从头数九垓。
休信儿童轻薄语,嗤他赵老送灯台。
全诗虽有眷恋故乡之意,却毫无小儿女悲戚之态,雄健豪劲,不失民族英雄本色。体现了林则徐襟怀坦荡,四海为家的壮志豪情。
其二曰: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面对不公正的待遇和个人的荣辱得失,林则徐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坦然面对,并表现出自己慷慨悲壮,以身报国的高尚情操,“只要有利于国家,哪怕是死,我也要去做;哪能因为害怕灾祸而逃避呢。”林则徐在被革职流放的极端逆境中,依然把国家民族利益看得高于一切。此联已成为百余年来广为传颂的名句格言,也是全诗的思想精华之所在,表现了林则徐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和忠贞不渝的爱国情操。 积劳成疾写《析产阄书》
1845年9月,林则徐得到朝廷重新起用,奉召回京候补,11月以三品顶戴署理陕甘总督。1846年4月,授陕西巡抚。林则徐赴陕西上任不久,西安、同州、凤翔一带发生了多年不遇的大旱灾,赤地千里,颗粒无收,一时粮价飞涨,灾民流离失所,民不聊生。而此时“刀客”蜂拥而起,一些走投无路的饥民纷纷加入“刀客”,劫富济贫,社会治安面临严峻考验。林则徐提出“拯饥民,治奸民”的工作思路,在赈灾救灾上,他一方面积极奏请朝廷对灾区缓征钱粮,另一方面下令各地开仓平价销售粮食,稳定粮价。对无力购买粮食的极贫户和老弱病残者,官府负责收养。仅西安地区就收养了三四千人。当时,很多灾民纷纷屠杀耕牛以度饥荒,林则徐得知后,便命各地方官收购耕牛,鼓励各地富户,质押耕牛,还动员地主豪绅向灾区捐献钱粮,救济灾民度过饥荒。林则徐还从源头做起,广泛征询意见,筹划兴修关中水利,引水灌田,缓解旱情。并要求各地官府征用无钱买粮的民工参与水利工程,以工代赈。通过一系列的措施,灾民生活有了着落。
在做好救灾赈济的同时,林则徐下大力治理社会治安,他上书皇帝,宣称陕西“东北毗连晋豫,西南壤接川甘,道路分歧,奸宄易于出没。如佩执凶器之刀匪,此拿彼逃,最为民害”。并表示决心要把“除暴安良”“严缉捕以靖地方”,作为接任陕西巡抚后的“首务”。林则徐整顿训练官兵,出台奖励政策,鼓励各地官府积极缉捕“刀客”,对那些治理不力、“刀客”猖獗的州、县,问责追究,撤销有关官员的职务。由于林则徐积极督剿,在关中东部各县,以及陕北的安塞等县,相继缉获146人,其中明确称为“刀匪”的有46人,均从严惩处。对林则徐积极镇压刀客的行动,道光帝朱批“所办甚好”,大加赞赏。通过林则徐的综合整治,社会治安趋于稳定。
《析产阄书》
由于连日操劳,殚精竭虑,本来身体虚弱的林则徐更是霜上加雪,身体透支,病情加重。1847年1月,林则徐向朝廷告假休息,调理身体。可是道光皇帝没有准奏,只批给三个月假期让他在西安养病,由新任陕西布政使杨以增代理陕西巡抚。养病期间,林则徐在陕西巡抚衙署给三个儿子写了一份《析产阄书》。其中可看出林则徐的为政清廉和悠远的家风。 《析产阄书》中的廉与俭
林则徐在《析产阄书》中写道:“余服官中外已三十余年,并无经营田宅之暇。惟祖父母在时,每岁于俸廉中酌留甘旨之奉,祖父母不肯享用,略置家乡产业,除分给汝四妹外,有留归余名下者载在道光丙戌年分书,汝等也已共见。嗣于庚寅年起夏出,至今未得回闽,惟汝母中间回家一次,添买零产几处,合计前后之产,或断或典,田地不过十契,行店房屋也仅二十三所,原不值再为分析……除文藻山住屋一所及相连西边一所,仍须留为归田栖息之区,毋庸分析外,其余田屋产业各按原置价值匀作三股,各值银一万两有零,即每股或有多余伸缩也不过一两百两之间,相去不远……再,目下无现银可分。”由此可见林则徐的清正廉洁。
养廉银是清代独有的制度,朝廷为了鼓励官员廉洁,在正常的俸禄之外,又增加了一份养廉银,即现在说的“岗位补贴”。其中一部分也用于“办公经费”,如雇用师爷、幕僚及奴仆的费用也从此出。一般来说,官员的养廉银通常为本薪的10倍到100倍。据《清全典事例》记载:每年的养廉银,总督为13000至20000两,巡抚为10000至15000两,布政使为5000至9000两,按察使为3000至8444两。
林则徐入仕从政30多年,先后当过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病逝后被清廷追赠为太子太傅,官至一品,每年的养廉银应该在20000两。林则徐多次担任封疆大吏,他分给每个儿子的财产尚不及他一年的“养廉银”多,可见他宦海沉浮几十年,无论是在职,还是流放,都是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朝廷发给他的养廉银多数用在了办公经费上,只是拿出一少部分孝敬老人,其为官是何等的清廉!难怪比其稍晚的曾国藩在闻得林则徐家书后,在给弟弟曾国荃的书信中感慨地说:“闻林文忠公三子分家各得六千串。督抚二十年,家私如此,真不可及。吾辈当以为法”。
从《析产阄书》中还可看出林则徐严谨和节俭的家风。他在书信中谆谆教诲儿子说:“惟念产微息薄,非俭难敷,各须慎守儒风,省啬用度;并须知此等薄业,购置甚难,凡我子孙,当念韩文公“辛勤有此,无迷厥初”之语,倘因破荡败业,即非我之子孙矣。”林则徐的父亲虽为私塾教师,但是林则徐姊妹八人,家庭人口众多,全家一日三餐常常难以为继,林母经常瞒着丈夫,偷偷地帮助有钱人做些针线活,弥补生计。林则徐每天到私塾上学之前,都会先把母亲姊妹的工艺品拿到店铺寄卖,放学后,再到店铺收钱交给母亲。贫苦的童年和严格的家教,使他日后升至高官时都保持清俭的习惯和察民疾苦的作风。所以他在《析产阄书》中,用韩愈的话,教育儿子要辛勤节俭,不要迷惑心智,忘记了当初的贫穷和艰苦,而形成奢侈放荡的不良风气。
林则徐手书的“十无益”格言。
林则徐在50岁时,还曾手书“十无益”的格言,悬于家中,作为林家的家训。 “十无益”即
“存心不善,风水无益;不孝父母,奉神无益;兄弟不和,交友无益;行止不端,读书无益;心高气傲,博学无益;作事乖张,聪明无益;不惜元气,服药无益;时运不通,妄求无益;妄取人财,布施无益;淫恶肆欲,阴骘无益。”
这既是林则徐自己的行为标准,也是他教育子孙的原则。他时常要求子孙们要尊崇儒家“仁、义、礼、智、忠、信、孝、悌”的思想,修身养性,砥砺奋进。他曾写过一幅有名的对联告诫后代:“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林则徐一生不仅个人为官清廉,而且对家人要求极严,家教严谨,家风悠远,这在封建士大夫中的确是难能可贵,实现了其“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思想境界。
福州林则徐纪念馆。
作者:郑学富
编辑:陈晓燕田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