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武昌起义发生之前十几天,当时孙中山正在美国奔走,途中收到黄兴的密电。
但因为密码本在行李中,行李搞了托运,直到起义发生后的第二天,他才把电文翻译过来:
“新军必动,请速汇款应急。”
孙中山也没钱,准备回复“暂时勿动”。
但因为多日奔波,筹款演说,累得要死,所以当天晚上没回复电报,先睡了一觉。一觉醒来,已经是1911年10月12日上午11点了,他饿了,去食堂吃饭,经过报摊,买了一份报纸,准备边吃边看。
打开报纸一看:有一则专电:“武昌为革命军占领。”
简直不敢相信,反复看了好几遍,四个字来形容当时的心情:惊喜交集!
不过,他没有马上回国,而是去寻求各国的支持。
“时予本可由太平洋潜回,则廿余日可到上海,亲与革命之战,以快生平。乃以此时吾当尽力于革命事业者,不在疆场之上,而在樽俎之间,所得效力为更大也。故决意先从外交方面致力,俟此问题解决而回国。”
比较起来,孙中山是理想型的真正的热爱共和者,而袁世凯则是实干型的权力欲更大的政客。
他先到美国,又到英国,再到欧洲,都受到冷遇。
途中,还给国内发过电报,说:
“总统自当推定黎君,闻黎有请推袁之说,合宜亦善。总之,随宜推定,但求早巩国基。”也就是说,只要能实现共和理想,谁当总统都行。
后来,他回忆说:
“不论我将成为全中国名义上的元首,还是与别人或那个袁世凯合作,对我都无关紧要。我已做成了我的工作,启蒙和进步的浪潮业已成为不可阻挡的。中国,由于它的人民性格勤劳和驯良,是全世界最适宜建立共和政体的国家。在短期间内,它将跻身于世界上文明和爱好自由国家的行列。”
可见,孙中山是有点理想主义,甚至浪漫主义的。这也就可以解释,他后来的让位之举,他的理想,就是共和制度,而不是个人权力。
各省纷纷独立后,筹建一个中央政府就被提上日程,结果出现分歧,革命派主张在武昌建,而立宪派等则主张在上海建。
后来同意在武昌建,结果汉阳被攻陷,武昌面临炮轰危险,不就南京被攻克,所以大家都同意在南京成立中央政府。
12月12日,14省代表云集南京,准备选举大总统。就在这时,唐绍仪带来消息,说:
“袁内阁亦主张共和,但须由国民会议议决后,袁内阁据以告清廷,即可实行逊位。”
所以,会议决定暂缓选举总统,显然有“虚位待袁”的意思。
就在这时,1911年12月25日,孙中山抵达上海,就使得中央政府的组建有了众望所归的最为合适的领袖人选。
当然,革命派内部也有矛盾,章太炎就认为,以功则黄兴,以才则宋教仁,以德则汪精卫。
宋教仁和孙中山还在实行总统制还是内阁制问题上产生分歧。
不过,有了最佳人选,就可以进行选举,结果孙中山以16票当选。
1912年1月1日晚上10点,在一片共和万岁的欢呼声中,孙中山庄严宣誓:
“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
宣誓就职后,下令定国号为“中华民国”,正式宣告了中华民国的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