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国际足联终于认定,将曾经的洲际杯(1980-2004年间被称作丰田杯)视作俱乐部的国际赛事荣誉时,许多人都感到欢欣鼓舞。这项决定在足球纯粹主义者当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包括笔者在内的诸多球迷,早已习惯于收看每年在东京举办的、在欧冠冠军和南美解放者杯获得者之间展开的精彩较量。
(图)洲际杯奖杯(左)和丰田杯奖杯(右)
试想:两个来自不同大陆、风格迥异的俱乐部,在一块陌生的土地上发生碰撞,这是多么令人心潮澎湃。欧洲人为球队的组织严密、层次分明感到自豪,而美洲人则更醉心于自身华丽、优雅的球风。此外,毫无疑问的是,作为东道主的日本人也从到访球队那儿受益良多。这项赛事推动了90年代初期,日本职业赛事——J联赛的创立。自那时起,日本人逐步开创了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足球理念。
不过,这可不是什么无关痛痒的季前训练,也不是令人反感的亚洲捞金之旅,丰田杯可是真刀真枪的角逐。通常,相比于来自欧洲的竞争对手,南美球队有着更大的动力去追求这座奖杯。尽管如此,出于对声誉的考虑,主办方们也往往会抛出关于两支队伍的话题,并借此炒热气氛。
尽管国际足联将赛事升级为世俱杯的举动可圈可点,但不可否认,俱乐部洲际杯——在其几十年的历史当中——已经见证了无数激动人心的精彩瞬间。有一场极为经典的比赛不得不提,那就是2000年11月28日,博卡青年与皇家马德里之间上演的史诗对决。
携着创纪录地第八次夺得欧冠奖杯的余威,银河战舰在新任主席佛罗伦蒂诺的带领下,正驶向全新的征程。在那个夏天,他以创纪录的转会费,从死对头巴萨那里抢走了路易斯-菲戈,成功兑现了自己的竞选承诺。在那个时候,皇马“一年一巨星”政策尚在襁褓当中,并将在接下来的几年中逐渐发挥威力。
同样的,博卡青年也在为未来摩拳擦掌。自从1996年,商人毛里西奥-马克里就任球会主席以来,这位未来的阿根廷总统就致力于改善球会糟糕的财政状况。他在俱乐部头两年的工作乏善可陈。不过,当卡洛斯-比安奇在1998年接过球队教鞭之后,局面就大不一样了。他们在接下来的阿甲春季联赛保持不败,并在秋季联赛中成功登顶。